...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用于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 生云翳,疮疡不敛。 【用法与用量】 0.1~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贮藏】 密闭。 附:禁忌 无实热者慎用。 ②(首见《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食不消,女子经产余血,疗白癣.生上谷及宛九月九日采,阴干.(蓼实为之使,恶丹参、硝石、白垩,畏紫石英.)《本经》原文∶吴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神农本草经》吴茱萸(《御览》引:无吴字,是)味辛温。主温...
...《重订囊秘喉书》钟乳石散原名珠黄散。钟乳石(八分) 飞辰砂(一分五厘) 人中白(六分) 儿茶(一钱二分) 制黄柏(一钱) 龙骨(五分)薄荷(一钱二分) 冰片(四分)此方专治烂牙疳之圣药。如症重,加牛黄、琥珀、珍珠。凡遇各色口疳,若初起,...
...收敛。初宜龙胆泻肝汤,稍久滋阴,外敷金黄散,如肿痛日久,内脓已成,胀痛者即针之,内服十全大补汤加山萸肉、丹皮、泽泻治之,间以六味地黄丸服之,自安。(《正宗》)冯鲁瞻曰∶书曰痈疽入囊者死,是属肝经湿热,初起肿痛,小便赤涩,治宜清利解毒为主。若脓...
...去口中白屑,以珍珠散频吹,内服犀角汁即愈。口疮神效方(存验。)吴茱萸,上为末,米醋调敷两足心,一夜即愈。不拘多少,小儿累用神验,引虚火归元之功也。附方(存验。)用陈白螺蛳壳烧灰,加儿茶少许为末,吹患处一次即愈。诸疳悉治。归芍地黄汤(通用...
...舠)。(石一作足) 漁子與舟人。 撐折萬張篙。 《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剌灘》 三門橫峻灘。 六剌下波瀾。 石驚虎伏起。 水狀龍縈盤。 何慚七里瀨。 使我欲垂竿。 《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昨夜誰為吳會吟。 風生萬壑振空林。 龍驚不敢水中臥。 ...
...、扈蒙等重看详,凡神农所说,以白字别之;名医所传,即以墨字。并目录,共二十一卷。)《唐新修本草》∶(唐·司空英国公李绩等奉敕修。初,陶隐居因《神农本经》三卷,增修为七卷。显庆中,监门府长史苏恭表请修定,因命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尚药奉御许孝崇...
...中门外。 皇帝酌献文宣王毕,幸太学,降辇入次,帘垂更衣。礼直官、通事舍人引讲官与侍立官入就堂下,皆系鞋。讲书、执经官、学生各立堂下,东西相向。俟报班齐,皇帝升坐,班首奏万福,在位者皆应喏讫,阁门使承旨临阶宣升堂,通事舍人喝拜,应在位者再拜讫...
...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使人解 (《素问》作 栗)。闷而不能食,名曰寒热。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 ,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分肉间。卫气悍...
...唐代医学家。汝州染(今河南临汝)人。少好医药及炼丹术,尝师事孙思邈学习阴阳、推步、医药。举进士,睿宗在藩时,召为侍读。长安(701-704年)中为同州刺史,故世称孟同州。神龙初(约705年),致仕归伊阳之山,日以药饵为事。撰《补养方》三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