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nm减小到成熟后期的60-120nm。在患者尸体解剖标本切片中也可见到形态多样的病毒颗粒。 (三)生物学特性 病毒在细胞质内增殖,由RNA基因编码的多聚酶利用细胞材料进行RNA复制和蛋白合成,组装成新病毒并出芽分泌到细胞外。与以往发现...
...已经清楚,总的核苷酸数目为7500个左右。虽然有71%左右的核苷酸为三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所共有,但不相同的核苷酸序列却都位于编码区内,因此三型病毒间和试验无交叉反应。用补体结合试验可查出病毒有两种抗原,一种称为D(致密)抗原,另一种称为C(无...
...EB病毒是1964年发现的一种新的人类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幼儿和青少年容易感染。 EB病毒(EBV)与鼻咽癌关系密切。鼻咽癌又是我国南方多发癌瘤之一。 (1)增高:多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EBV。IgM呈现...
...根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可将肝炎分为5种临床类型。 1.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潜伏期在15~45天之间,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食、腹部不适、肝区痛...
...缺陷或畸形,称为“风疹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才能消除产生病毒的靶细胞。此外,与疣有关的乳头瘤病毒可形成慢性感染,这是由于病毒隐藏在无血管的上皮细胞内,逃避了免疫监视,该病毒基因也可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3.慢发性感染...
...新华社信息北京11月2日电 (记者朱玉 周婷玉)卫生部近日下发的《2004~2005年冬春季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流感防治工作方案》中,对防治非典和人禽流感的诸项任务栏出了完成的时间表。其中一项要求,对相关医疗、卫生监督及疾控人员进行...
...型(即coxal6)等。 (三)传染源不同 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动物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属于人类疾病。 (四)传播途径不同 口蹄疫是...
...任何症状,T细胞数量可进行性减少。但病毒在持续复制,且感染者已具有传染性。此期的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现在认为是2~10年,一般6~8年。这对早期发现患者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 亦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s抗原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检查出来。在受感染的鸡胚浸液中,以v抗原居多;在组织培养液中s和v抗原都有,但s抗原较多。 本病毒在体外环境抵抗力弱,不耐热,55—60℃20分钟就能使病毒感染力消失,在70℃中完全无感染力;在冷冻条件下生存较久,...
...~30天)慢性化无3~10%40~70%2~70%无暴发性肝炎0.2%0.2%0.2%2~20%0.2~10%第一节 甲型肺炎病毒1973年Feinslone 首先用免疫电镜技术在急性期患者的粪便中发现甲型肺炎病毒(Hapatitis A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