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论,实为中湿。虽脉沉细,舌苔白滑,但无吐泻、腹痛、肢冷等证,岂可遽认为寒;四逆、大顺,岂可随手而用!况在孟秋,正值湿土主气,相火客气,又非寒水加临之候,故是证直断为湿,而用宣窍导痰之药,以收效耳。湿温误作伏暑钱江陆某,偶患湿温时气,延医调治...
...清初医家。字青棆。浙江吴兴人。辑有《经验丹方汇编》(1707年),该书选方精审,所录之方均为作者亲验,切合临证实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经陈彦吾续补更名为《观心书屋经验良方》。...
...脏腑功能失常;重伤者,可伤及人体内脏,造成内脏破裂等危证。施氏认为:躯干损伤,多伴有胸部或腹部的内伤。治疗躯干损伤,首先要排除内脏损伤,然后按上、中、下三焦内伤论治。1.胸肋骨骨折 胸肋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其病理变化,在《伤科补要》中...
...导痰汤加炒酸枣仁。下寿星丸。失志者。由所求不遂。或过误自咎。懊恨嗟叹不已。独语书空。若有所失。宜温胆汤。去竹茹加人参柏子仁各一钱。下定志丸。仍佐以酒。调辰砂妙香散。有痞塞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怯。爱处暗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失志状。此名为卑之...
...六脉微弱似无。此哮喘证也,据脉症分析,似属大气下陷所致,拟升陷汤加味:黄芪15g 白术10g 知母10g 升麻3g 柴胡6g 桔梗10g 桂枝3g 二剂二诊:哮喘不减。时值阴天,喘息较前尤甚,自觉气不归根。又询知腰脊酸困,体倦乏力,脉象微弱,...
...佟某,男,46岁1992年7月6日初诊患失眠症20余年,每晚需服安眠药方能入睡。现面色发青,头晕目眩,心烦急躁,夜寐梦多,纳食不香,舌红苔白且干,脉弦滑且数。证属肝胆郁热,气机阻滞,热扰心神。治以泄肝热,调气机以求寐安。方药:蝉衣、片姜黄...
...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梅国强教授擅长运用少阳病证理论辨治杂病。 名医:梅国强的更多内容... 梅国强运用少阳病证理论辨治杂病 柴胡陷胸汤治胃炎 柴胡温胆汤治腹泻、咽炎 四逆散治热淋 小柴胡...
...沉弦。腹诊:心下冲逆悸动。沉主里,弦应肝,今从脉症分析,胸胁苦满者,郁也;心烦口苦者,火也;食冷泄泻者,寒也。结合病史,此乃惊气所伤。惊则气乱,郁则气结,一乱一结,故有上述怫郁逆乱、寒热错杂之证。治当舒肝解郁,镇惊安神。拟柴胡桂枝干姜汤:...
...仰面承接。 俯首审视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植根于其临证经验和医疗活动之中。在阐述学术思想时不能只是简单地介绍和一般性诠释,而要从不同视角认识专家经验、探索治学方法。从其思想形成的深处洞悉其学术底蕴,从多个侧面展现其学术思想的内在活力,从临证经验...
...微腻,脉象沉滑。初。拘于前次产后体痛治愈经验、产后多瘀之论及痛不移位、痛处拒压、日轻夜剧等症,未多思索,便认定瘀血作痛,拟王清任身痛逐瘀汤以治。四剂尽,未见有效,始觉大意失荆州。再询之。知有恶心呕吐、脘闷多痰等宿疾及痛前遭雨淋之史。审症察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