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掌十八穴疗病诀_《小儿推拿广》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脾土 补之省人事.清之进饮食.肝木 推侧虎口.止赤白痢水泄.退肝胆之火.心火 推之退热发汗.掏之通利小便.肺金 推之止咳化痰.性主温和.肾水 推之退脏腑之热.清小便之赤.如小便短.又宜补之.运五经 运动五脏之气.开咽喉.治肚响气吼.泄泻...

http://qihuangzhishu.com/833/21.htm

足部十三穴疗病诀_《小儿推拿广》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脐上 运之治肚胀气响.如症重则周遭用灯火四 .龟尾 揉之止赤白痢泄泻之症.三里 揉之治麻木顽痹.○行涧穴同功.委中 掏之治往前跌扑昏闷.内庭 掏之治往后跌扑昏闷.大冲 掏之治危急之症.舌吐者不治.大敦 掏之爪.惊不止.将大指屈而掏之.涌泉...

http://qihuangzhishu.com/833/24.htm

什么是推拿_推拿基础_【中医宝典】

...推拿疗法是一门普遍适用于老年、青年、儿童、妇女的治疗方式,副作用少,应用范围广泛,可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自我保健方法。 古代称推拿为按摩、按乔,是中国起源很早的一种治病防病的养生术。在还没有中药汤剂给人治病的时候,就已有用推拿的方法给人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42.html

推拿的注意事项_推拿基础_【中医宝典】

...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作推拿保健。 (1)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43.html

按摩与推拿_【中医宝典】

...但轻症或局限性的皮肤病,可不受这种限制。 3、汤火伤患部不宜推拿;患部周围忌重力推拿。 4、怀孕五个月以下,或有怀孕征象的;经期、产后恶漏未净时(子宫尚未复原),小腹部不得推拿,以免发生流血或大出血。 5、小儿体质嫩弱,5岁以下的,除四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20.html

推拿保健_推拿保健_【中医宝典】

...鼻推拿保健具有促进鼻腔生理功能、防止鼻黏膜老化,及调整全身气血、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并防治感冒、鼻炎等症。 方法:①捏山根。用两指捏目内眦之间1分钟。②揉迎香。用两手指揉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迎香穴1分钟。③推鼻梁。用手指自鼻尖素髎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15.html

推拿按摩起源_推拿文化_【中医宝典】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经过长期实践后,古人认识到了按摩的作用,并成为自觉的医疗活动,以后逐步发展形成了中医的推拿学科。 古老的推拿、针灸术起源于中国,人们受伤后,本能地用手去抚摸伤痛处,疼痛得到缓解,由此便逐渐产生了推拿...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99.html

针刺推拿治疗自闭症_【中医宝典】

...三百六十五络,其经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空窍就包括颅脑和脑髓,《华佗夹脊穴属督脉,督脉贯脊,属脑络肾,督率阳气,统摄真元。捏脊法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是小儿推拿主要手法之一。另外,通过捏脊法可使患儿解除恐惧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266.html

腹诊推拿疗法_推拿手法_【中医宝典】

...腹诊推拿疗法是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腹诊法为主要辨证手段,运用不同的推拿手法,以腹部为主要作用部位的一种推拿疗法。 腹诊推拿疗法是骆俊昌老医师通过努力。 钻研和反复实践,而发展创用的一种推拿流派。同时骆俊昌老医师根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55.html

夏日小儿中医保健_幼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幼儿在夏季更需注重调理脾胃,家长可自己进行尝试小儿推拿保健方法:可以每日采用补脾法(旋推大拇指螺纹面,按压5~10分钟左右)、捏脊(5~10次)等方法进行调理脾胃。 最近,由于天气炎热,不少小儿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好、容易感冒、腹泻等现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848.html

共找到105,4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