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书的整理研究和中国乡药化的事业。先后撰写了乡药集成方医方类聚东医宝鉴寿养丛书类聚等,在中朝医药交流史上作出重大贡献。乡药集成方由朝鲜集贤殿直提学俞孝通、典医监正芦重礼和典医监副正朴元德等主笔,以乡药济生集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9.html

春秋战国时期初具体系的医学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已经注意到了五脏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灵枢·经水:若夫八尺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其死可解剖而视。其脏坚脆、腑大小,谷之多少,脉长短,血清浊,气多少……皆有大数。灵枢·肠胃对人体消化道的各个部分,包括唇、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5.html

汉书史记_史书_【文学360】

...兵事疏募民徙塞疏尤为著名。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汉书的重要特点。此外,边疆诸少数民族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我们续讲汉书史记的比较。汉书也有比史记对后来影响大,该说是写得好的,就是它的十志。汉书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49.html

后记(六)-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维里尼亚,一九三一年六月上海现代书局出版。书上未署作者名。 〔4〕M君 当指增田涉(1903—1977)。增田的拉丁字母拼音是Masuda,他是岛根县八束郡惠昙村人,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家。 一九三一年在上海时曾常去鲁迅家商谈中国小说史...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15.html

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汉地医药学_【中医宝典】

...河东武城人。……少尝诣青州,逢隐逸沙门,教以素问九卷及甲乙,遂善医术。中山王英子曾病,王显等不能疗,�针,抽针即愈。子景哲,豪率,亦以医术知名。这里又是一个得益于沙门的医学世家。� 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些。� 当然,我们还注意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2.html

岛夷志在线阅读

...张翥为,正式发行于世。现存的岛夷志,在吴序之前,有张序,可见源于南昌所刻单行本,而不是出自清源续志附录。 元代海外地理专著还有陈大震的大德南海志和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两书都不如岛夷志的价值。大德南海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25.html

病因病机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云: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 。(韩非子卷二,1123页,二十二子本)。内经对病因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论述。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夫百病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灵枢经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1.htm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发汗,名虽异而实同认为刺络泄血除热攻邪最捷,因此临症多用。针放血,是对素问·针解篇菀陈则除者,去恶血也的发展。李杲发展了内经的脾胃理论,提出了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观点,在针灸方面,常以补外踝下留,(李杲脾胃论·三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7.htm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論張良受三略說。上中下三計。 廣韻用功少者皆曰書·禹貢嵎夷旣用功少曰木華·海賦羣山旣 博雅要也。莊子·知北遊將爲汝言其崖略。淮南子·本經訓其言而循理。,約要也。 又不詳也...

http://hanwen360.com/k/7565.html

题记原文-出自热风_【鲁迅全集】

...更谈不到中国的病证究竟如何。然而,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6〕的;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热风。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三日 【注解】 〔1...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35.html

共找到907,2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