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骨在,约有三椎莫算之,尾有长强亦不算,中间廿一可排椎,大椎大骨为第一,二椎节内陶道知,第三椎间身柱在,第五神道不须疑,第六灵台至阳七,第九身内筋缩思,十一脊中之穴在,十二悬枢之穴奇,十四命门肾俞并,十六阳关自可知,二十一椎即腰俞,脊尾骨端长...
...穴,频率可不拘时灸。 50岁后灸“关元” 步入老年,肾气渐疲,元气渐亏,会出现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劳、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等症状。《医经理解》记载:“关元,在脐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
...耳门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
...中央的部分叫鱼腰 出处:穴位首见于元代《银海精微》;明代《医学小经》始用本穴名。 穴名释义 眼眉形状如鱼,本穴位于其中点,故名。 异名 光明;眉中;吊睛。 定位取法 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仰卧或正坐仰靠取之。 局部解剖 穴下有皮肤、...
...〗 配气海、天枢治腹痛 〖名解〗 1)腹结。腹,腹部也,脾也。结,集结也。该穴名意指脾经的气血在此集结。本穴物质为府舍穴传来的地部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处肉之陷,泥水混合物流至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 2)腹屈。腹,腹部也,脾也。屈,亏也。腹...
...兑端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布有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及上唇动、静脉。主治癫狂,口唇动,齿龈痛,鼻塞,鼻出血,及口腔类,鼻炎,癫痫,晕厥等。直刺0.2-0.3寸。 〖...
...定位:位于手食指背侧桡侧缘,食指成屈曲位,近侧指节骨与中指节骨的指间关节部。左右手各1穴。主治病症:胃病(急慢性胃炎,胃溃疡),阑尾炎,四肢关节痛,牙痛,急性踝关节扭伤,前头痛。备考:《新医疗法汇编》:“1号穴,于食指近端指间关节桡侧缘,...
...穴物质为天部的寒凉水气,气血场范围大,最能体现膀胱经的气血之性,为膀胱经寒湿水气的输出之源,故为膀胱经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生发气血。 【治法】寒湿则点刺出点或温灸,热...
...心经体内与体表经脉,气血物质是由地部井孔而出,故为心经井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外出的高温水湿之气,其运行是由内向外、由下向上,因其水湿含量大,虽为上行但上行不高,只有木的...
...从五行上看,脾属土,所以足太阴脾经又称土经,作为脾经上的穴位太白也属土。“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里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 太白穴位丁脚的内侧缘靠近足大趾处,是脾经的原穴。所谓原穴,就是这条经络上具有统摄作用的穴位,它对相对应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