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针针体较粗,针尖微圆,多用于治疗全身水肿及腹中症瘕等病。 【大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粗,针尖微圆。多用于治疗全身水肿及腹中症瘕等病。...
...鍉针针体组大而针尖钝尖,多用于治疗血脉病及热病。 【鍉针】 鍉(音低),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组大而针尖钝尖。多用于治疗血脉病及热病。...
...三棱针即古代“九针”中的锋针,是用于点刺放血的针具。 用它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刺络法”,亦称“刺血络”。 【操作方法】 一、针具 三棱针一般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cm,针柄较粗呈圆柱形,针身...
...丛针即将若干枚等长的毫针并列放在一起,使针尖相齐。 【丛针】 将若干枚等长的毫针并列放在一起,使针尖相齐,称为“丛针”。治疗时,手持针柄将针尖在皮肤表面进行挑拨浅刺。...
...《外科理例》代针膏治脓熟不溃。乳香(二分) 巴豆(去壳炒焦) 碱 白丁香(细直者是各五分)为末。熟水调。点疮头上。常以碱水润之。勿令干。《急救广生集》代针膏疮疡脓熟不溃,用白丁香、巴豆(炒焦)、碱(各五分)、乳香(二分)共为末。热水调,点...
...《重订囊秘喉书》代针散胆星(三分) 人指甲(二三寸) 冰片(五厘) 朱砂(少许)此治乳蛾成脓不穿,将指甲用双红纸卷好,灯上烧炭,存性为末,入辰砂、冰片、胆星,研和,吹入喉中,少顷,即出脓血自愈。《外科十三方考》代针散歌曰∶未溃之毒可代针,...
...捣针是在针刺入皮下后,在固定的深度内将针反复上下捣动,但不拔出皮肤外面。 【捣针】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针刺入皮下后,在固定的深度内将针反复上下捣动,但不拔出皮肤外面。...
...退针指针入体内一定的部位后,逐渐由深至浅向外退出针体(以不拔出皮肤外面为度)的方法。 【退针】 针刺手法之一。指针入体内一定的部位后,逐渐由深至浅向外退出针体(以不拔出皮肤外面为度)的方法。...
...硬板床休息7天,同时在腰部患处外敷活血止痛中药。7天后,采用“腰五针”治疗,5天治愈。 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术部位,穴取“腰五针”——双大肠俞、十七椎下、双秩边。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0.35毫米×50毫米一次性无菌毫针针刺,行平补平...
...折针指毫针刺人体内的部分在皮下折断。 【折针】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情况。指毫针刺人体内的部分在皮下折断。多因用针有损伤、剥蚀等缺损,和患者体位的较大移动有关。处理方法要沉着细心,让病人保持原来体位,尽量用镊子夹出折针断端。必要时以手术取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