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痛甚,嗳气频繁,恶心,或呕吐,或疼痛固定,或痛如针刺,或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涩或数。治当清泻胃热,化瘀通络,可选用白虎汤、泻心汤、失笑散与左金丸合方:石膏50克,知母18克,大黄6克,黄连18克,黄芩10克,五灵脂12克,蒲黄...
...《明目至宝》泻肝药菊花 竹叶 大黄 黄芩 犀角 蝉蜕 羚羊角 龙胆草 防己 荆芥 栀子 石膏 柴胡 防风 草决明 升麻 蔓荆子 赤芍药 牛蒡子 玄参 槐花 薄荷 目录 《明目至宝》泻肝药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明目至宝》泻肝药 菊花...
...《医宗金鉴》载有“口糜泄”一证,并自注曰:“口疮糜烂泄泻一证,古经未载。以理推之,虽云属热,然其上发口糜,下泻即止,泻泄方止,口糜即生。观其上下相移之情状,亦必纯实热之所为也。心之窍开于舌,脾之窍开于口,心脾之热,故上发于口舌疮赤糜烂。胃...
...目录 《症因脉治》大黄枳壳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症因脉治》:大黄枳壳汤【处方】大黄 枳壳 厚朴 陈皮 甘草 木通【功能主治】泻积泄热。【用法用量】煎汤调服六散9克。元气虚积热甚而应下者,加人参。主肠胃积热,泄泻腹痛,发热口渴,肚...
...目录 《伤寒微旨论》厚朴泻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微旨论》:厚朴泻心汤【处方】半夏半两,黄连1两,厚朴1两,干姜2两,白术2两,人参3分。【制法】上锉,如豆大,分作8服。【功能主治】伤寒2-3日,两脉沉数微涩,寸脉不甚浮大,...
...目录 《会约医镜》芎归泻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会约医镜》:芎归泻心汤【处方】归尾 川芎 蒲黄 丹皮各3克 桂心2.1克【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治败血停积,上干于心,胸膈胀闷,烦躁昏乱,狂言妄语,如见鬼神者。【用法用量】上药水煎,...
...目录 《温病条辨》加减人参泻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加减人参泻心汤【处方】人参6克 黄连4.5克 枳实3克 干姜4.5克 生姜6克 牡蛎6克【功能主治】治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劫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
...目录 《眼科临症笔记》理肺泻心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眼科临症笔记》:理肺泻心汤【处方】茺蔚子4钱,当归3钱,赤芍3钱,川芎2钱,黄芩3钱,木贼2钱,川黄连2钱,枳壳2钱,桔梗3钱,柴胡1钱半,薄荷2钱,甘草1钱,蝉蜕1钱半。【...
...五六钱不泻者,又奈之何?噫!用大黄又不可拘泥也。邪轻者,少用犹须防其更变;邪重者,多用亦宜豫为图后,总以制之得宜,何忧重用乎。然而少则徐加,多则难以收拾。故邪重者,不妨由少以增多,断不可嫌少而骤多也。或问大黄用之于承气汤中,少若差错,下喉立...
...以上是生大黄在临床的应用,但须知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有不同的功用。生大黄以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效好,临床多用于毒热便秘、火毒伤络(吐血、衄血)、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及热毒痈疽等,也可外用(磨汁研粉)调敷疮疡肿毒;熟大黄泻下力逊,清热化湿力强,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