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抓。” 西瓜,是夏令佳果,也是治病良药。西瓜的瓜瓤、瓜皮和瓜子都可作药。西瓜皮还有一个很形象的药名——西瓜翠衣。在历代医药书籍中,都有西瓜作药的记载,认为它有解暑热、止烦渴、利小便、治血痢、疗喉痹、解酒毒等多种功用。现代研究也证明,西瓜作...
...余曰:热极津枯,汗何从生?处以滋润清芳之品,三剂。头先有汗,渐及手臂,继及遍身而热解。盖发汗有二法,湿邪则用香燥之药,发汗即以去湿;燥病则用滋润之药,滋水即以作汗。其理易知,而医者茫然,可慨也。洞庭后山席姓者,暑邪内结,厥逆如尸,惟身未冷,脉...
...肝、脾经。鲜荷叶善清暑邪,为解暑清热常用药物。《滇南本草》:“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清痰,泄气,止呕,止痉。”荷叶糯米粥,汤绿米白,甜香味美,有清暑利湿,解热宽中之功。适用于暑湿泄泻,口渴心烦,眩晕或饮食停滞,腹胀纳呆,肢体乏力之人。 ...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共为末,每用五钱,冷水调服。中暑身热烦渴,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身热口渴,阳明证也;小便不利,膀胱证也;暑为热邪,阳受之则入六腑,故见证若此。滑石性寒而淡,寒则能清六腑,淡则能利膀胱;入甘草者,恐石性太寒,损坏...
...药学著作。二卷。又名《药要便蒙》。清·谈鸿鋆撰。刊于1881年。本书将常用药物365种(其中《神农本草经》143种,后世本草著作222种),分为补益、宣通、祛寒、泻热、驱风、除痰、润燥、利湿、收涩、消散等七门。每门列若干药物,每药撰四言诗...
...药学著作。二卷。又名《药要便蒙》。清·谈鸿鋆撰。刊于1881年。本书将常用药物365种(其中《神农本草经》143种,后世本草著作222种),分为补益、宣通、祛寒、泻热、驱风、除痰、润燥、利湿、收涩、消散等七门。每门列若干药物,每药撰四言诗...
...五苓散 治暑症要药。焦术 茯苓(各二钱) 猪苓 泽泻 安桂 藿香 木瓜 西砂(各一钱) 姜(三片) 红枣(三枚) 灯芯为引。四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四肢无力,咳嗽伤暑等症。条参 焦术 茯苓(各二钱) 炙草(一钱) 姜(二片) 枣(二枚) 水煎服。...
...四肢痿软无力也。由湿郁成热,热极上冲而厥,筋脉受伤则痿也,利湿清热为宜矣。(清燥汤可用。)又伤暑后复感风寒者,身痛头疼,发热,去衣则凛,着衣则烦,感风则有汗,五苓散(见伤湿)内用桂枝;感寒则无汗,六和汤加藿香、紫苏。市井中多此症,往往日间冒暑...
...扁竹测 擘蓝 蚕豆(图) 草独活 长筒马先蒿 赤楠 赤楠根 丛毛榕 丛毛榕根 地瓜藤 耳水苋 粉背蕨 疳积药 高粱七 刮筋板 还阳草根 黑老头 黄花倒水莲 黄鳝藤根 假木豆 豇豆(图) 鸡肝散 金荞麦茎叶 鸡眼草(图) 鲫鱼(图) 苦荞麦...
...今年春天“非典”期间,某些抗病毒滴鼻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人类的呼吸道起于鼻孔,经鼻腔、咽、喉、主气管、支气管直抵肺泡;另外,鼻腔还与4对鼻旁窦相连,在咽部有咽鼓管通往中耳。呼吸道病毒最初往往通过鼻腔——咽喉(上呼吸道)进入人体。因此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