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者良) 【气味】甘,平,无毒。 大明曰︰凉。 震亨曰︰羊头、蹄肉,性极补水。水肿人食之,百不一愈。 【主治】风眩瘦疾,小儿惊痫(苏恭)。脑热头眩治丈夫五劳骨热。热病后宜食之,冷病患勿多食(孟诜。《心镜》云︰以上诸证,并宜白羊头,或蒸...
...《奇方类编》头疮收口方儿茶一钱 白龙骨( )一钱 轻粉五分 滑石五分 冰片五厘共为末,以清茶洗疮,敷之即愈。 目录 《奇方类编》头疮收口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奇方类编》头疮收口方 儿茶一钱 白龙骨( )一钱 轻粉五分 滑石五分 ...
...,加入米汤浸泡1~3天,取出洗净,放锅内加入新鲜米汤,高出药面5分,每斤加明矾粉3克放锅内同煮,经常翻动,至干为度。取出晒至半干,投入缸内,润透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若取其软坚破血、止痛,则用醋煮法,将药洗净灰沙,放锅内,每斤原药用醋...
...□ 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 晒太阳,是北方广大地区人们冬季的习惯,特别是老人,民间还流传着“阳光是个宝,晒晒身体好”的谚语。宝者,价值无限也。阳光对生物界确实有无限的价值,“万物生长靠太阳”,说的就是这层意思。就与人类健康关系而言,阳光是...
...目录 《外科证治全书》咬头膏 《外科全生集》咬头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证治全书》:咬头膏【处方】制乳香 制没药 杏仁 木鳖粉(生)蓖麻仁 铜绿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另以巴豆不去油,加倍,同药末捣成膏,再加白砒0.3克,捣匀...
...目录 《中药大辞典》楮头红 《中华本草》楮头红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楮头红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Chǔ Tóu Hón?? 【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楮头红的全草。秋季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直立草本,...
...伤寒头汗.何以明之.头者诸阳之会也.邪搏诸阳.津液上凑.则汗见于头也.邪热内蓄.蒸发腠理.遍身汗出者.谓之热越.若身无汗.则热不得越.热蒸于阳.故但头汗出也.何者.以三阴之经.皆上至颈胸中而还.不循于头.独诸阳脉上循于头尔.经曰.但头汗出...
...30分钟内见效,可在临睡前服0.1-0.2克,用于镇静日服3次,每次0,l克。 水合氮醛:此为较安全催眠及抗惊原药,不易蓄积中毒,口服后15分钟即可入睡,持续6个小时,醒后无头昏,用于神经性失眠和烦躁不安等病症。不良反应:久用可成感,大剂量...
...目录 《幼幼新书》鳖头足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幼幼新书》:鳖头足丸【处方】鳖头、足1具(酒2升,浸1宿,炙干),蛴螬40个(炙),虻虫2合(去头、足、羽),蚱蝉20个(炙),蜣螂20个(炙),干姜3两,人参3两,云母(炼)2两,...
...头摇指头部摇动、颤动的一种症状。 【头摇】 头部摇动、颤动的一种症状。病因各有不同。因胆火内郁而引动肝风的,见突然头摇、目眩耳聋、颈项强痛等。因阳明实热而引动肝风的,见高热面赤、腹痛便秘、胸闷烦躁等。因年老肝肾不足,病后气血虚弱,虚风内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