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西医结合学科及专业发展几个问题思考_【中医宝典】

...“中西医并重”、“实行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方针重要内容。中西医结合历史已经相当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可以一直上溯到明末清初,以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万历年间来华为标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逐渐传入中国,西方近现代医药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70.html

2003科协年会:21世纪医学发展四大预言_【中医宝典】

...中新社2003年9月13日沈阳讯: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韩启德十三日在此间展望现代医学未来前景时,对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提出四大预言。 这位医学专家十三日为此间举行中国科协二00三年学术年会做特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121.html

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皆有”。 岭南地方病水毒、沙虱,射工、蛊毒、脚气病等,在《诸病源侯论》中也有专篇论述。 岭南越人是壮族先民,秦汉至隋,广西地区大部分居民是越人,他们所掌握药物知识和医疗技术,对壮族医学发展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壮族医学是在秦至隋时期岭南...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9.html

现代国境卫生检疫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旅客、交通员工以及境内外人员健康。一、对我国卫生检疫事业回顾中国卫生检疫始于1873年,以海港检疫为先导,大至分为五个时期:(一)1873年至1930年在外国人操纵下,办理海港卫生检疫时期。当时制订规章制度,需经各国领事同意,由海关公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7.html

汉方医学兴衰启示_【中医宝典】

...□ 马垂宪 山西盂县人民医院 1992年我在日本研修期间,曾对日本汉方医学兴衰进行了考察。在日本,汉方医学经历了从诞生走向兴盛,从兴盛走向衰落过程,近代又从衰落再次复兴,这一过程对我国中医事业发展很有启示。 汉方医学诞生与兴盛 日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452.html

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隋唐时期,国富民强,百业兴旺,促进了国内外贸易发展和科学文化交流,长安成了中外文化与经济交流中心。医药学,在隋唐时期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繁荣,而且由于当时中医学处于领先地位,对近邻如日本、朝鲜等国影响更大。当然,中医药在中外医学交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7.html

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参考《难考《难经》等古代医学文献,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针灸学经验与成就,撰成《黄帝针灸甲乙经》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集针灸学之大成,为中国现存最早全面系统针灸学专著,为我国针灸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7.html

运气学说兴盛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运气七篇”在王冰次注本《黄帝内经素问》中占有近三分之一篇幅,它被作为医学经典——《素问》重要组成部分由官方颁行全国,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它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扩大了运气学说在医界影响。因此,北宋医学校——太医局以及地方医学校也将王冰次注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9.htm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杂病两宋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一个高度发展时期,尤其医学理论研究深化是此期医学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也相应地反映在此期内科杂病学术发展中。病因病机理论发挥南宋医家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著名“三因论”还注意到致病因素...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87.htm

我国首次出版回族医药文献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发展历史;《回药本草》介绍具体回药;《回族医学奥义》阐述回族医学理论。将于2005年出版《回族医药方萃》则主要是收集全国各地回族医药验方、单方。 自2001年开始,宁夏卫生厅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下对回族医药进行了同类研究中时间最集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82.html

共找到872,6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