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_《古今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今统》四十帙,厘为百卷。祁徐君春甫所裒辑。上自太昊炎黄,迄于我明,本原经、药品、禁方、诸名家论着,旁及经史、国典、诸杂家言,凡二百七十余家,二百八十余部。区别类从,鉅纤毕举,斯已勤矣。徐君为人,诚长者,操术慎而用志精。其为先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3-0.html

以药得名为善得子_《友渔斋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贵集大成,而秦越人过洛阳为老人,入赵为带下,入秦为小儿。又似入国问境,因地制宜者。我邑唐介庵先生,抱性慈浓,于医学深究南阳之旨,各家亦能探讨。中年后,以用大黄著名。凡士夫与穷巷僻乡,遇有热结不解者,必延唐大黄焉;于是乎先生之字,...

http://qihuangzhishu.com/715/50.htm

天津中一附院院长韩景献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天津中附属医院院长韩景献 手记:在采访韩景献院长前,我查看了一些关于他的报道文章,对他个人而言,笔墨最多的描述是:谦谦学者、儒雅风度;对于他研究专长的描述:国内引进老化鼠第一人,杏林神针;而对他作为院之长的管理描述是:制度严谨、公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60.html

宋_《古今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愈。命为翰林御之官,赐衣鱼。着《神应针经诀》行世。□字仲阳,上世钱塘人,曾祖徙北,家于郓,幼业。神宗时,元丰中,公主有功,授翰林医官,迁太医丞,赐紫衣绯鱼,治疗有奇效。所着《伤寒指微》、《婴孩论》若干卷。□熙宁间为国子博士,校正医书...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6.htm

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散在的史资料:明代留有丰富的医学史料,有不少是散在于各种书籍中的。是明代编写的《元史》及明代各个皇帝的《实录》,多有医事制度、医家活动、疾病史等方面的材料。明代各种文件档案,官方编写的大型丛书如《永乐大典》等,也是医学史料的重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1.htm

的预防医学思想_民族中医彝_【中医宝典】

...强调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是彝预防医学思想的中心内容。彝重视疾病的治疗,更重视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民间有许多预防方法,如常洗矿泉浴预防皮肤病、风湿病;外搽烟油防山蚂蟥、虫蚁;佩带雄黄或家中养鹅防蛇等。医书中所载防病方法更多,如《献药经》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87.html

经(四)_《中国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者既不知撙节。致戕此火。以致于病。治病者。复不知培养此人。反用寒凉以灭之。安问其生。着书。为医家指南。后游秦晋。着述甚多。有内经钞。素问注。及经络考。正脉论。二朱例诸书。〔素问注〕未见〔李氏(中梓)内经知〕二卷 存江南通志曰。...

http://qihuangzhishu.com/485/9.htm

邹姓传尸痨治已得效被人打破症_《仿寓意草》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西门外打索街邹宅同裕旗老家也,有寡居八房次子吐红,请某诊治不愈,转请王九峰先生诊视次,亦未见效,转嘱请予。予见其子午将二十,生而肥白,病虽久并不消瘦,吐红不多已止,惟食入必吐多日,已纳谷食,神情疲惫,脉来不甚细数,而大小疏数不一。予细...

http://qihuangzhishu.com/151/38.htm

北山友松_《先哲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此意矣。张仲景书,炳如日星,亘千古不可磨灭,熟读者知其意。(当时多读《素》、《难》不读《伤寒论》,故发此言,以示为万世理道之神书,救人之秘典也。)《内经》终始一言以蔽之曰∶亢则害,承乃制。(经云∶知其者,言而终。不知其者,流散无穷。...

http://qihuangzhishu.com/945/7.htm

巫闾子医贯序_《贯》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凡人有所以生.而非形也.形有所以促.而非病也.病有所以治.而非药石也.中医以药石治病.上借药石以治生.病病者不受不生.惟生生者病而生危.甚则促.故欲治生者原生.夫人何以生.生于火也.三统之说.人生于寅.寅生火也.火阳之体也.造化以阳为生...

http://qihuangzhishu.com/728/1.htm

共找到458,3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