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概论_【中医宝典】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除汉族外,尚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虽然地理环境、自然因素、历史条件不同,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都积累了防病治病的丰富医药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本民族的繁衍及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民族医药由于受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90.html

漫话铃_【中医宝典】

...铃又称走方医、草泽、串铃游走江湖的民间医生。他们常手持串铃沿途摇动,或敲打竹板等,四方行医。在我国已执行执业医师制度的今天,铃已经不存在了,但它作为一个医学流派,为人类的健康和繁衍也作出一了定贡献。 铃医治病有三个特点,在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68.html

第一章第五节土司制度对壮医药的影响_【中医宝典】

...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 , 渊源于秦汉的士官土吏 , 开始于唐宋的羁麽制度,形成发展于元代 , 全盛于明代 , 没落于清代 , 消亡于民国时期。 土司制度从开始到消亡经历了 1000 多年的漫长历史 , 而这一时期正 是壮族医药初步形成和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3.html

清代前中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陈实功《外科正宗》等书。这些中国籍的翻刻,对日本医学起了扩大传播的作用。三、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医药交流清初的中外医药交流,并没有因朝代的更变而中断。明末来华的传教士继续留在中国,与清廷合作从事传教活动,并承担文化交流的使者。(一)中国医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8.htm

蓬勃发展的内蒙古蒙医药_【中医宝典】

...蒙医药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传统医药,是我国乃至世界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民族医药学之林,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的灿烂瑰宝,千百年来,它为蒙古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76.html

送戴原礼还浦阳序_《脉》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安.他若此者甚众.夫之为道.本于素问内经.其学一坏于开元.再坏于大观.习俗相仍.绝不知究其微.唯执一定之方.类刻舟而求剑者.人訾之.则曰我之用此.不翅足矣.又恶事内经为.宋之钱仲阳.独得其秘于遗经.而扩充之.金之张刘李诸家.又从而衍绎之...

http://qihuangzhishu.com/278/41.htm

藏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一朵奇葩_【中医宝典】

...举世无双、雄伟壮观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多少个世纪以来,勤劳善良、聪明勇敢的藏族同胞在这片神秘的、自然资源保存得最好的雪域中辛勤劳动,生存繁衍,创造出了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和文明。藏医药学是民族医药的一个分支,也是藏民族长期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9.html

玉楼春·林推鉴赏_【古诗文大全】

...小标题“林推”,黄升《花庵词选》作:“呈林节推乡兄。”节推就是推官。首句“跃马长安”,林推官骑马巡行首都的街市。长安本为汉、唐京师,这里用来借临安(今浙江杭州)。他与作者同乡,家在福建莆田县,现在供职于京师,年复一年,长期以客舍为...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047.html

叶天士的格魅力_【中医宝典】

...□ 杨璞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人有人格,也应有格。人格魅力让一代名医叶天士这样担心子女们天资不够敏悟学不好,而是觉得医生这一行干得太辛苦。还有很多杏林学子,当初读中医药类的高等学府,初衷也并不是为了学医。甚至很多人是为有个大学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40.html

医药文献的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秦汉时期对医药文献的整理,以国家组织人力整理为主,同时也有个人零散的研究整理工作。在秦始皇时期,曾“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史记·秦始皇本记》)。说明当初秦朝对图书是比较重视的,并有可能对缴上来的和国家藏书试图进行鉴别整理,其中当...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2.htm

共找到168,8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