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方法从属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但也有某自己的特点。以下仅就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原则及几种常用方法作一概述。...

http://qihuangzhishu.com/967/18.htm

医学微生物学及其发展简史_《医学微生物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weishengwuxue/963-3-2.html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_【三国演义】

...曰:"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亮。"鲁肃应诺而去,回见周瑜,把上项事只得实说了。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肃劝曰:"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肃曰:"...

http://wenxue360.com/sanguoyanyi/archives/46.html

新安医学的历史地位及影响_【中医宝典】

...摘要:本文对新安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中医学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加以评述。新安医家将儒、易等学说援入医学,既发展了医学,又丰富了徽文化。新安儒医及其众多著作对中医学、徽州域外医学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安医学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34.html

吴中医学的精髓吴医古籍_【中医宝典】

...苏州地区历史上有吴中吴下三吴之称。吴中多良医,吴医多著述,吴中又是瘟病学说的发源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吴中历代名医约千余人,著作六百余种,现存吴医古籍约四百余种。 所谓吴医古籍,是指由吴中医家编纂、著述的医学著作,,内容丰富,涉及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7.html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在意识形态方面,佛教经南北朝的长足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阶段,唐高祖托附老子李聃为先祖,提高了道教地位,而儒学则一直是统治者始终尊崇的治国之本。佛道儒的发展对医学和医学家也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医学著作中也可看到儒、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0.html

系统医学和系统生物学的区别_【中医宝典】

...□周东浩 编者按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思维模式的创新,促使人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系统医学是一种新的医学思维模式,它将无数看似纷繁复杂的医学数据、资源和信息加以整合,并予以充分拓展和合理应用。近年来,系统医学得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604.html

医学整理发掘的借鉴意义_【中医宝典】

...壮医学的发掘整理不仅涉及170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而且更重要的是,壮医药学的整理发掘和口承文化的著述所达到的水平,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近10年中,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为基地,编著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7.html

弁言_《冷庐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心得实录,精凿可珍,爰为别类辑,间加附注发明,名曰《冷庐医话补编》,附刊其后,俾益臻美备。近辑《中国医学大成》,将正补全书,列入医话丛刊,以广其传,而于吾道尤不无小补焉。丙子三月炳章志。...

http://qihuangzhishu.com/701/78.htm

蒋示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末清初医家。字仲芳,号自了汉。古吴(今江苏苏州)人。幼年丧母,寄居舅家,自学方术,乃通医理。清初避战事于山乡,遇邻里有疾,即按方加减与之,每多有效,求治者众。然蒋氏有感方多论杂,难窥医学之奥,因而精读《灵枢》、《素问》等医经名著,摭...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368.htm

共找到48,0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