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谷虹儿画选》小引〔1〕 中国的新的文艺的一时的转变和流行,有时那主权是简直大半操于外国书籍贩卖者之手的。来一批书,便给一点影响。《Modern Library》中的A.V.Beardsley画集〔2〕一入中国,那锋利的刺戟力,就激动了...
...三月十日晨。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北京《国民新报》的“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纪念特刊”。 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在北京病逝。...
...国语辞典 正集以外的稿,多係經人蒐集而成者。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五○.集部.別集類三.詁訓柳先生文集。 奏議類的稱呼,以道學家尊道學而薄事功,故於議政之文,稱為「外集」。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三.集部.別集類二十六.三魚堂文集。 ...
...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同“诘曲聱牙”。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且又日鼓舞之以报章,间协助之以书籍,中之文词,虽诘诎聱牙,难于尽晓,顾究亦输入文明之利器也。”...
...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清·梁廷柟《曲话》第三卷:“不屑屑模文范义,通其义而肆言之,陆离斑驳,不可名状。” 重碧大赤,~,以其戟刺,夺人目精,艳矣。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景物...
...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1〕 当屠格纳夫,柴霍夫〔2〕这些作家大为中国读书界所称颂的时候,高尔基是不很有人很注意的。即使偶然有一两篇翻译,也不过因为他所描的人物来得特别,但总不觉得有什么大意思。 这原因,现在很明白了:因为他是“底层”...
...策问十六首) 《栾城三集》第七卷(苏辙·论语拾遗〈并引〉) 《栾城三集》第八卷(苏辙·杂说九首) 《栾城三集》第九卷(苏辙·书传灯录后) 《栾城三集》第十卷(苏辙·记四首) ...
...通讯〔1〕(致孙伏园) 伏园兄: 今天接到向培良兄的一封信,其中的有几段,是希望公表的,现在就粘在下面—— “我来开封后,觉得开封学生智识不大和时代相称,风气也锢蔽,很想尽一点力,而不料竟有《晨报》造谣生事,作糟蹋女生之新闻! 《晨报》...
...继之以骂。那么,就很有意思了,于是就可以由骂而生出骂以上的事情来的罢。 (下略。) 迅〔四月二十三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六日《豫报》副刊。 〔2〕 蕴儒 吕蕴儒,名琦,河南人。鲁迅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教时的学生。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