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持针法_《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手与押手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针的右手称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称为"押手"(又称"压手")。《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说明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针,进针时将臂、腕、指之力集于手,使针尖快速透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1.html

《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外治方 能近怯远歌 瞳神散大歌 瞳神缩小歌 外科卷下 \ 心法要诀 九针原始歌 镵针主治法歌 员针主治法歌 鍉针主治法歌 锋针主治法歌 铍针主治法歌 员利针主治法歌 毫针主治法歌 长针主治法歌 大针主治法歌 行针次第手法歌 一、取穴歌 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index.html

补泻分清营卫_《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营卫之气的运行,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散布在浅表;营气行于经隧,处于深里。所以卫者宜浅,营者宜深。《七十一难》说:“针阳者,卧针而之”意指针刺属于阳得卫分(浅层)要沿皮横,以免损伤深层的营气。“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9-2.html

毫针进针法_《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进针法,又称刺针法、下针法、入针法、内针法,是指毫针在手与押手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是毫针法的首要操作技术。在进针时要注意指力与腕力的协调一致,要求做到无痛或微痛进针。毫针进针方法很多,有以进针速度快慢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2.html

宜灸不宜_《针灸素难要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背中大俞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间,心俞在五焦之间,鬲俞在七焦之间,肝俞在九焦之间,脾俞在十一焦之间,肾俞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其中而痛解,乃其俞也。之则可,之则不可。武按∶血气形志论、及遗篇法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unanyaozhi/780-10-8.html

焦氏头针_《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控制区『部位』:在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病变针双侧)『法』:用长毫针由本线上端刺入,沿皮向目外眦方向至发际,或用2寸毫针分段刺入,行快速捻针手法。4.晕听区...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4-2.html

约方关格之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此言人迎脉也。乍甚乍间,即下文乍痛乍止之谓。)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紧则为痛痹,故当取分肉。代因血气不调,故当取血络,且饮调和之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5-13.html

针灸,针刺方法之远道_【中医宝典】

...“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腑输也。”远道是一种病患在上,取穴在下,上病下治,引而竭之,以治疗腑病的配穴方法。后世医家则把下病上治,内脏病取肘膝以下穴位,也称为远道取穴法。远道法临床应用上相当广泛,由于其有以旁治中,以上治下,以下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68.html

耳针刺激方法_《中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穴3~5min,适用于腰腿痛、落枕、肩凝症等。温灸耳穴,应注意不要烧燃头发和烫伤皮肤。(6)血法:用三棱针在耳郭皮肤上刺出血的治疗方法,有镇静开窍、泄热解毒、消肿止痛、去瘀生新等作用,用于实热、阳闭、瘀血、热毒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13/39.htm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 赤白带 胎前产后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一 汤类 寒热门汤类 大小腑门汤类 虚损门汤类 疮毒门汤类 妇人门汤类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二 饮类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三 散类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四 丸类、丹类、膏类 丸类 丹类 膏类 ...

http://qihuangzhishu.com/721/index.htm

共找到50,9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