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出自_【鲁迅全集】

...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本诗是为当时郁达夫妻子王映霞写;诗中“假”作“遐”,“风波”作“风沙”。 郁达夫(1896—1945) 浙江富阳人,作家,创造社重要成员之一。一九二八年曾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著有短篇小说沉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32.html

栾城三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策问十六首) 栾城三第七卷(苏辙·论语拾遗〈并引〉) 栾城三第八卷(苏辙·杂说九首) 栾城三第九卷(苏辙·书传灯录后) 栾城三第十卷(苏辙·记四首)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04.html

两种“黄帝子孙”-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3〕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七期“掂斤簸两”栏,署名直入。 〔2〕 见林语堂在人间世半月刊第二十六期(一九三五年四月)发表谈中西文化一文。 〔3〕 “玩笑玩笑” 林语堂...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5.html

亥年残秋偶作-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亥年残秋偶作〔1〕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2〕 十二月 〔1〕 鲁迅日记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五日:“为季皦书一小幅云:‘...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05.html

嵇康集序-出自古籍序跋_【鲁迅全集】

...,是现存文选最早完整刻本。 〔7〕宋本文选六臣注 文选除李善注本,还有唐代开元时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合注本,世称“五臣注”。宋人将两本合刻,称文选六臣注 〔8〕相传唐钞文选集注残本 未题集注者名,与六臣...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42.html

中国科学资料-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日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五期“掂斤簸两”栏,署名越山。 〔2〕 “毒蛇化鳖”一类奇闻,当时常被记者作为新闻来报道,这里引文,是他们报道中的常用语。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3.html

海上述林上卷序言-出自且介亭杂文附_【鲁迅全集】

...海上述林上卷序言 这一卷里,几乎全是关于文学论说;只有现实〔2〕中的五篇,是根据了杂志文学遗产〔3〕撰述,再除去两篇序跋,其余就都是翻译。 编辑本时,所据大抵是原稿;但绥拉菲摩维支〈铁流〉序〔4〕,却是由排印本...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84.html

大云寺弥勒重阁碑校记-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二十余所,疑碑本未泐,胡氏所得拓本恶耳。其末三行泐失甚多,今亦不复写出。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标点。鲁迅手写大云寺弥勒重阁碑释文前署:“乙卯(按即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以精拓本校”。 大云寺弥勒重阁碑,碑文...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17.html

梅令格关于文学史〉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_【鲁迅全集】

...梅令格关于文学史〉译者附记〔1〕 这一篇Barin女士来稿,对于中国读者,也是很有益处。全集出版处,已见于本文第一段注中〔2〕,兹不赘。 日本文译本,据译者所知道,则有唯物史观,冈口宗司〔3〕译;关于文学史有两种...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38.html

卷二_五百家注昌黎文集

...。(庶,或作幸。之下或无也字。) 与张徐州荐薛公达书(此篇疑非公作,当删。) 与少室李拾遗书(诸本室下有山字,李下有渤字。今从蜀新书。此书作于元和三年,公时尚为博士。据新史,渤有传,字浚之,刻志于学,隐少室。元和初,户部侍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420.html

共找到1,177,1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