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伤寒业擅专门,诚为重寄。论死生易如反掌,利莫苟图。杂证缓可取方,伤寒专在活法。原伤寒有《活人书》、《明理论》、《指掌图》、《伤寒论》。其中有论缺方者,有方失论者,有脉无证者,有证无法者,非仲景之全书。缘其历年已久,遗失颇多。王叔和以...
...古来未有。何其《金匮心典》梓行于世,并采入《御纂医宗金鉴》,而《贯珠集》一书,尚未传播,良可惜哉。至于变通其法而云今昔异宜者,如陶节庵、高鼓峰辈,虽亦代有传书,而莫如戈存橘之《补天石》为最,举凡四时感症,无论正伤寒、类伤寒,分条辨治,各极其...
...胀疼痛异常矣.安得谓无苦.果无苦也.不过寻常感冒而已.何待古今诸贤.费如许心力.故治伤寒.起手必察下焦元气之虚实寒热.虚而寒者.是真阳不足.即所谓下虚也.温搜兼补之.虚而热者.是燥火也.温搜兼润化之.实而寒者.重温搜之.实而热者.是邪在外络...
...故对《伤寒论》研究甚深,曾参考百家,征以证治,予以补订集注,并述本人及弟子之学术见解,撰成《伤寒集注》十卷(1750年)十年后又复加订正,名曰《再重订伤寒集注》。此外尚着有《伤寒六经定法》一卷、《痘疹真诠》一卷、《女科要诀》一卷等。...
...食积寒痰并香港脚.更兼亦有患劳烦.要识四般相类症.不与伤寒一例看.寒痰者.中脘停痰.自中胸满.但头不痛.项不强.与伤寒异耳.宜二陈汤主之.食积者谓胃中停食.发热头痛.但身不痛气口紧盛.与伤寒异耳.宜平胃散主之.香港脚者.足受寒湿.头痛、身...
...伤寒著作。各二卷。清·张璐撰。刊于1667年。作者博览《伤寒论》诸家注本,有“多岐而不一”的感慨。及见《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等书,在反复钻研之后,“向之所谓多岐者,渐归一贯”因此以《尚论篇》等为依据,衍义出缵绪二论。书名的意义,张氏...
...伤寒著作。各二卷。清·张璐撰。刊于1667年。作者博览《伤寒论》诸家注本,有“多岐而不一”的感慨。及见《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等书,在反复钻研之后,“向之所谓多岐者,渐归一贯”因此以《尚论篇》等为依据,衍义出缵绪二论。书名的意义,张氏...
...伤寒著作。①金·宋云公撰。三卷。刊于1163年。宋氏自称密受于“常山医流张道人”。全书将仲景397法,分证50门,共484法。用表格的形式列述了伤寒诸证及其兼证证治,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比较。并指明当用何方治疗。②清·关耀南编。关氏所编《...
...伤寒著作。①金·宋云公撰。三卷。刊于1163年。宋氏自称密受于“常山医流张道人”。全书将仲景397法,分证50门,共484法。用表格的形式列述了伤寒诸证及其兼证证治,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比较。并指明当用何方治疗。②清·关耀南编。关氏所编《...
...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选定的校本之一。 宋本很重视淳化本 宋本卷一《辨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他本无作“纵”者,唯淳化本《辨伤寒脉候》作“纵”。 宋本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