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_经络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舌,属手少阴心经(内经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知五味矣),又属足太阴脾经(鸡峰曰∶脾主四肢,其脉连舌本而络于唇),又属足少阴肾经(灵枢曰;足少阴正直者,系舌本。玄珠曰∶舌之下窍,廉泉穴也,肾之津液所潮),又属足厥阴肝经(灵枢...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kao5716/304-4-9.html

王叔和与脉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王叔和的脉经中,常可见针刺、艾灸、方药综合治疗的论述,可以看出王氏对针刺、艾灸、方药三者无偏颇。 (3)补充了俞募穴理论内经难经中已经出现了“俞”、“募”穴的名称。但内经中只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对于六腑之背俞穴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6.html

耳穴诊治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_【中医宝典】

...摘要:由于受P·诺吉尔胚胎倒影的耳穴图的影响,有的耳穴工作者将生物全息作为耳穴诊治的理论基础。但生物全息无法解释许多有效治疗点,它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影响了耳穴诊治发展。黄帝内经中有"耳为宗脉之所聚"的记述。 尉迟静通过对超感型经络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0.html

气血同络论——兼对吴以岭络病理论再质疑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实质。本文主要对其关于“气络”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说提出质疑。 内经本无“气络”之说,后世所提出的“气络”概念之实质,因其所指的“气”的内涵不同而不同,首先应当有所辨析。 在中医学关于人体气血理论中,“气”概念既...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00.html

石破天惊医学雄论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问题,是当代一个引火焚身但引人入胜的天大理论课题。学术发展史上看,西医学可分为希底(古典医学)时代和盖仑(解剖试验医学)时代。希波克拉底文集表明,古典西医和中医相似,均以人类及其疾病为对象,二者同属人类医学领域的竞争理论。尽管希底...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21.html

五脏所生_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空气有冷热相吸而成风.夏月热带在北.则风南至.冬月热带在南.则风自北来.内经所谓东方当南北之间.是西洋言风之往来.内经则风所生.南北是阴阳两殊.故风从此异.东方是阴阳交应.故风从此生.内经探生风之源.比西洋更精.风生木.由无形之五气.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huitongyijingjingyi/767-6-2.html

糖络杂病论评析_【中医宝典】

...终将二十余载临证心得升华为一套系统、完整的现代糖尿病中医学术新论,填补了古代消渴理论认识方面的不足,提高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从而解决了现代临床单纯中医药降糖的难题。 糖络杂病论的成稿不仅对于现代糖尿病学的中医临床意义重大,对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565.html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饮食养生一定要与时令相结合,食物只有在种类、性味、寒热等方面均与时令相适宜,才能够发挥其最佳的作用。 灵枢·胀论说:“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首次提出食物的消化吸收与四时有关。后世养生学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55.html

影视剧引入中医药元素应科学_【中医宝典】

...□ 杨璞 侯晓云 近年来,聚焦中医药、内含中医药的影视剧不少,大宅门的热播,到大清药王神医喜来乐,古装武侠剧中都或多或少融入了大量的中医药元素。中医药文化向影视剧渗透已经逐渐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同时还吸引了不少杏林人士的目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43.html

内经的生命哲学及其哲学本体论问题_【中医宝典】

...专门在这一领域内进行研究并奉献终生的历代道教学者更是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在为人的生命之存在──这一人类的终极关怀而努力实现的进程中,内经提供了关于人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基本的理论形式,并在其一般性上指出了主体对生命的应该采取的把握形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4.html

共找到893,3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