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林-出自古籍序跋集_【鲁迅全集】

...志林〔1〕 晋书儒林虞喜传:喜,为志林三十篇。隋志作三十卷,唐志二十卷,并题志林新书。今史记索隐正义三国志注所引有二十余事〔2〕,於韦昭史记音义吴书,虞溥江表传〔3〕多所辨正...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24.html

易经与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探讨_【中医宝典】

...融合,正是中医振兴的契机。 注释: [1]马伯英:医学文化人类学引论医学与哲学,1990,8:16。 [2]黄承才:{周易)看中医直觉思维特征医学与哲学,1990,9:30。 [3]英·李约瑟著,陈立夫译:中国古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68.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是我国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对疾病的病候、病机进行了新的探讨,对中医病理学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唐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是综合了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医著,在脏腑辨证方面有长足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87.html

读过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760.htm

读过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陈伯坛撰。初版于1930年。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92.htm

不可曲解阴阳的对立统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其根。”整体观念是中医的特点,若静止孤立地看待事物就会曲解中医理论。 伤寒论温病条辨绝非秋冬寒 与春夏热伤阳伤阴所能概括 马文云:“一部伤寒论讲的是秋冬寒为阴之环境之阴与人体之阳的‘侵伤’与‘被侵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375.html

伤寒论_【中医宝典】

...伤寒论(简称“成本”)两种刊本。 张仲景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原则和立法、用药规律,以条文的形式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总结了汉代以前有关急性热病与有关病证诊治的丰富经验,奠定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1.html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伪托者亦误也。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初无素问之名,后汉·张仲景伤寒论引之,始称素问,晋·皇甫士安甲乙经,称针经九卷,素问九卷,皆为内经,与汉志十八卷之数合,是素问之名,实起于汉晋之间,故其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14.htm

古小说钩沉-出自古籍序跋集_【鲁迅全集】

...、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并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5〕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录十五家小说,即伊尹鬻子周考青史子师旷务成子宋子天乙黄帝封禅方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15.html

养生·立生·达生——中医治未病的终极目标_【中医宝典】

...思想上安定清静,不贪欲妄想,则可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就能使人的自然生命更加完善。 正位立生—— 超越人的心智生命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这就是人的智识生命必须超越自然生命与世间知识桎梏的必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363.html

共找到644,6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