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 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主治疾病】 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人体穴位配伍】 配足三理治腹胀。 【...
...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取穴方法】 人体厉兑穴位于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支。 【主治疾病】 鼻衄,牙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
...青盲内障,鼻塞,面目浮肿,惊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目窗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会合支。 〖主治...
...Echinochasmas jiufoensis Liang,1990)在广东省有人体感染的病例报告。棘口吸虫长形,有体棘,口吸盘接近腹吸盘,具头冠与头棘,睾丸前后排列在虫体后部,卵椭圆形,颇大,有卵盖。图14-22 日本棘隙吸虫成虫日本棘隙吸虫成虫...
...标签:1 21世纪。东西方科学能在中国中医理论经络学说这儿融合,走上彼此理解之路 信息时代,人们更容易理解“经络学说“了。像人体也包括所有生命体这样高度复杂的、其活动充满生物物理化学内容的自组织系统,如果离开准确、及时甚至是双向功能的生物...
...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医心方》)。 从上所引文献看,《圣惠方》卷一百所载之“青灵”穴部位与宋以前所有腧穴文献中“清泠渊”穴完全相同,可见“青灵”与“清冷渊”为同一穴。王惟一编《铜人图经》时,不知由于唐人避讳所造成的同穴异名...
...。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鸠尾穴位于人体的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以缓解焦躁性格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
...肋间神经,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月经不调,腹痛,泄泻,便秘,小便淋沥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
...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凡直行干线都称经脉,而由经脉分出来的网络身体的各部分的支脉叫做络脉,经络是运行全身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通周经络系统的连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经络,可能...
...软骨,其作用可上提耳廓,受面神经分支支配。在皮下组织内,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 〖特异性〗足太阳、少阳之交会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穴直上方。正坐或侧伏,在耳廓尖上方,角孙穴之上,入发际1.5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