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冠心病患者辨证施护_【中医宝典】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冠心病虽然位在心,但肺、肝、脾、肾密切相关。以气虚、阳虚或阴虚为本,以痰、瘀、火、寒、实邪为标,形成本虚标实,心脉瘀阻为主要机。该病机复杂,各型病症常可交替或综合出现,如心肾阳虚和痰瘀互结同时出现等。因此,护理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342.html

姚芳蔚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关系及在辨证论治上提供参考依据。八廓学说,结合现代微循环学说,证实本学说用于治病,识症,探求治疗方法,判断病情预后及早期诊断都有参考价值。但还需进一步探讨。眼病辨证可从,探病因,论分主次四个步骤进行。强调辨证要“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ofangwei/608-2-1.html

提倡中医文化促中医发展——访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刘文瑞_【中医宝典】

...养生方法等积累和融汇,也体现在相关诗歌艺术、通俗民风、心理情操等表现演进。 然而,由于受西医理论观点思维方式影响,目前中医药传统文化哲理被模糊、扭曲,其认知和应用也趋于狭窄、浅薄和简单。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西学背景人士对中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3.html

也谈中医傍客_【中医宝典】

...汤中加地黄丸。然而,对于肾阳虚病人适得其反。再如,给虚寒肝炎患者或感冒患者服板蓝根抗病毒,难说不出问题。 其三,依照西医理念将中药制成西药。有是用是药,是西医定法之一。不按八纲辨证、不分四气五味、不论升降归经,而是将中药分成降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15.html

论现代难治病中医文献特点要素_【中医宝典】

...百家争鸣之态,虽可求大同而存小异,但尚难统一。如尿崩症,虽临床证候大体归纳为阴虚燥热和脾肾阳虚两型,但治法各异,笔者曾收罗自1957年以来中医文献,其治法大体可划分为辨证立法、据症立法、立法三类,在辨证立法中,又可分为滋阴清热法、温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2.html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主要是在西医诊断明确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找出辨证和治疗规律,提高临床疗效。如1954年河北石家庄根据乙脑发于夏暑,以热为主要症状之一等特点,中医之为“暑热”,用白虎汤加茵为主治疗,取得了100%有效率。此后北京、南京、沈阳、天津、上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92.htm

此“胆”非彼“胆_【中医宝典】

...□ 李灿东 福建中医学院 中医脏腑≠西医器官 除了诊治疾病,中医整体观还体现在对脏腑认识上,到底中医脏腑西医器官是不是一样? 有的人说是一样,所以辨证时慢性肾炎位在肾,慢性胃炎位在胃,所以研究“肾阳虚”模型时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022.html

中西医之争中国文化_【中医宝典】

...其实不少西方近几百年间产生经典理论已经被人提出疑问,这是由清晰走向模糊开始。就西医而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是,仍然感觉到:需要更深更细研究还很多。如此下去,西医将步入真正模糊阶段,滥用抗生素就是例证。真正中医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3.html

中医学堂】杏林耆宿略谈中医药现代化_【中医宝典】

...现[1]  方药,那就有如雪上加霜,势必促致病情危亡。这可从我省“七五”攻关时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研究中获得证明(详见《中医杂志》1999年第10期)。 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上述两种中西医结合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病原个体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59.html

中医药学来源理论形成及其特色溯源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伤寒杂论》问世,则表明了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确立。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全面总结秦汉以前医学成就,并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经典著作。它对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因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92.html

共找到1,093,1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