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俱伤,真阳离根,大气外越,若专用辛热,大汗而脱矣。若用酸温之后,脉愈空愈硬,而应指犹能有力者,不得即委不治。又当减酸,俾将微汗。虚甚者,以甘温佐之。其汗必先战也,汗后,脉必转沉弱,转用酸温调之补之。大凡浮而无根之脉,俱宜兼用酸敛,其真...
...气口或脉口,其位置在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寸口分配脏腑的几种学说比较表) 1、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素问·五脏别论》说:“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入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
...一、中医早就有“心主身之血脉”的说法。 心主血,血有营养作用,血在脉中运行,而心与血脉是密切联系的。 心推动血在脉中循环,故心气的强弱、心血的多少,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 如心血强盛,则脉多缓和有力、节律调匀; 若心气虚或心血少,则脉象多...
...独中候豁然难见.正如以指着葱.浮取得上面之葱皮.中取正在空处.沉按又得下面之葱皮.无中非绝无.但比之浮沉.则无力.若泥为绝无.是无胃气矣.旧以前后为两边.与葱义不合.芤为阳火.是阴去阳存之脉候.主失血.大抵气有余.血不足.血不统气.故虚而大.若...
...①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一作疾)。②二十八条经脉。《灵枢·五十营》:“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指手足十二经左右共二十四脉...
...【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必盗汗出。脉浮而紧,太阳之脉,阳明得之,必潮热,按时而发,以表寒郁其腑热也。若但浮而不紧,则外无表寒而内无里热,寐时卫气不入阴分,皮毛失敛,经热蒸泄,必盗汗出,几盗汗之家,皆阴盛脏寒,...
...等。虚有营卫、气血、阴阳之不足。《崔氏四言举要》说:“沉而无力气郁。竹于义欠妥。因阳气郁而不申,故脉象重在沉而不浮,至于气虚者,则脉而当以无力为主。若气部脉见无力,则与气虚者无力乏脉,又当何以分别?而且气郁与气虚二者有邪实与正虚之分,气郁为...
...,也不会流传到今天的。 我所接触的第一位老师,诊脉就很好,每当病人来诊时,总是能很明确的诊断病情,当时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脉诊学好,每当他说出病情时,我就想患者应该是什么脉象,有机会,我就试试,闲时我就看书,中医诊断大全,脉诀,然这样又...
...脉象的一种。濡,就是软的意思。脉来细软而浮,轻按可触知,重按反不明显。见于亡血伤阴或湿邪滞留。...
...形作较具体-之描述者多为季节脉、真脏脉等,然而季节脉与真脏脉,亦为某些脉象之程度与性质上的变动,结合有关条件(如季节)之表现,所以由此亦可以了解到《内经》对某些脉象之描述。例如春脉之弦、秋脉之浮等等,其中不少说法被认为是“经典”性的,而引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