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时期针灸特色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这种哲学作为自己的说理工具,最终,医学与这种古典哲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传世经典——黄帝内经。其灵枢·经脉篇对汉以前各种不同的经络学说加以综合,并按新的理论框架重新改造,成为后世的经典说法。此外,黄帝内经对于腧穴、针具形制、针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5.html

难经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难经,非经也。以经文之难解者,设为问难以明之,故曰难经。言以经文以难而释之也。是书之旨,盖欲推本经旨,发挥至道,剖晰疑义,垂示后学,真读内经之津梁也。但其中亦有未尽善者,其问答之词,有即引经文以释之者。经文本目明显,引之或反遗...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8-1.html

黄帝内经·素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黄帝内经简介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suwen/index.html

内经论精神情志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精神情志致病的广泛性。因此,对精神情志方面的养生保健必须引起重视。内经认为,精神情志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体现,由五脏所产生,同时又能反作用于五脏,而影响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强调人们必须要“积精全神”,才能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关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1.html

素问简介_【黄帝内经】

...之书,即本纪所谓咨于岐伯而作内经是也。 此书出于岐伯者多,玫本纪不及诸臣耳。”主要阐述解剖学、生理学及治疗方法等。素问原为九卷,八十一篇。与灵枢八十一篇合称黄帝内经,共十八卷。其中刺法论第七十二与本病论第七十三在新...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9.html

明夷待访录在线阅读

...录现存钞本、刻印本20余种。198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黄宗羲全集第一册,内收明夷待访录,并加以点校,颇便于阅读。单行本有北京古籍出版社1955年铅印标点本和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标点本。重点读原屈学校。明夷待访录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068.html

口问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口问 1、口问:黄帝闲居,辟左右而问于歧伯曰:余已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歧伯避席再拜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口传也。黄帝曰:愿闻口传。歧伯答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89.html

说文解字解释“和谐”的意思_字书_【文学360】

...。联合国宪章提出,为“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要“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这里的“宽容”、“和睦相处”,都是“和谐”理念在国际事务中的体现。 推荐阅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10.html

做到五“心”能长寿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记载了大量关于养心调神的内容,简要归纳就是五个内容:第一,心态平和;第二,心情快乐;第三,心地善良;第四,心胸开阔;第五,心灵纯净。 心态平和:也就是清净、少欲。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33.html

黄帝内经的传说_【黄帝内经】

...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则可能永远失传了。但是,关于它的民间传说,还是相当丰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岐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fù)。他的医道非常高明。...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3.html

共找到469,9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