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中医对心理学的论述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分类,对于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对于心理治疗的意义,对于调神摄生的心理卫生等等,内经均作了原则性的总结,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见解,是我们研究情志保健的宝贵资料。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序中畅言养生的重要性,同时责怪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193.html

郑钦安(1804-1901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名寿全。原籍安徽,其祖游宦四川,遂寓居邛崃。幼习经史,后从刘源学医。道光(1821-1851年)中叶行医于成都。学本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之奥旨,谓“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治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17.htm

中医养生之夏季养生法_【中医宝典】

...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 黄帝内经在描述夏天的节气特点时,这样写道: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说,在夏天的三个月,天阳下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40.html

中医养生防病观点ABC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002.html

中医词典拼音H:第七篇_中医词典h~j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旧唐书·经籍志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已佚。黄帝素问宣明医方著作。又名宣明。十五卷。金·刘完素撰于1172年。卷一-二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三-十五分为风、热、伤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3/169-1-7.html

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 1、痛: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焫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焫亦然。 2、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14.html

天人相应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自然环境的能力,使之为人类养生服务。(三)日月星辰和人体的关系人体的生物节律不仅受太阳的影响,而且还受月亮盈亏的影响。素问·八正神明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9.htm

医家类_经史子集_【四库全书】子部-中国古籍

...黄帝内经作者:佚名黄帝内经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

http://wenxue360.com/guji/yijialei.html

中医四大经典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神农本草经。 一、黄帝内经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 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55.html

黄帝内经的价值和贡献_【黄帝内经】

...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近代以来,欧洲随着文艺复兴而来的启蒙时代,欧洲思想...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0.html

共找到498,6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