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外穴名。出《新针灸学》。在项部,当斜方肌外缘,后发际下1.5寸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落枕,肩胛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推拿穴位名。出《实用小儿推拿》。在第3-4足趾趾间缝间,趾蹼缘的上方。,此...
...经外穴名。见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在足小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小儿惊风,晕厥,脏躁等。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当施行知热感度等测定法时,以本穴代替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测定温热值。...
...经外穴名。见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在足小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小儿惊风,晕厥,脏躁等。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当施行知热感度等测定法时,以本穴代替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测定温热值。...
...经外穴名。《类经图翼》:“积聚痞块,久痞,灸背脊中命门穴两旁各四指许是穴,痞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积聚痞块。在第二腰椎棘突下间旁开4寸处。主治积聚痞块,胃痛,肠鸣,消化不良,经闭,遗精等。直刺0.5-1寸。艾炷...
...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野菊煎剂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野菊煎剂【处方】野菊花750克 千里光500克 侧柏叶500克 土荆芥250克 食盐15克【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春夏季节,因食灰菜、苋菜、野艾、...
...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板蓝根复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板蓝根复方【处方】板蓝根15g,蒲公英15g,连翘15g,黄芩9g,朱茯神9g,柏子仁9g,茯苓9g,甘草9g。【功能主治】带状疱疹。【用法用量】水煎服...
...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八味消风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八味消风饮【处方】生地9g,连翘9g,红花6g,桃仁6g,白鲜皮15g,地肤子6g,僵蚕9g,蝉蜕9g。【功能主治】荨麻疹。【用法用量】水煎服。血热风盛...
...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复方红砒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复方红砒膏【处方】红砒4克 轻粉4克 雄黄3克 冰片3克 液体石蜡10~20毫升 凡士林加至100克【制法】前四味药分别研成细扮,混合均匀。加液体石蜡...
...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花斑癣特灵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花斑癣特灵【处方】雌黄(雄黄代亦可)9g,石硫黄9g,煅明矾4g,蜜陀僧6-15g,红砒石2g,轻粉3g,蛇床子6g,海浮石4g。【制法】上为细末。【...
...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葛氏治卒腰痛诸方,不得俯仰方,正立倚小竹,度其人足下至脐,断竹,及以度后,当脊中,灸竹上头处,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竹杖。在后正中线上,当与脐相对之脊骨处。主治腰痛,便血、吐血、衄血,痔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