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多于寒_证治准绳·幼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小柴胡汤(往来寒热)全生指迷栝蒌汤栝蒌根(四两) 柴胡(去苗,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炙。各三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一枚,掰破,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http://qihuangzhishu.com/494/569.htm

引_针灸聚英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扁鹊有言.疾在腠理.熨 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是针灸故弃针与灸而莫之讲.每遇伤寒热入血室.闪挫诸疾.非药饵所能愈.而必俟夫刺者.则束手无策.自愧技穷.因悟治病犹对垒.攻守奇正.量敌而应者.将之良.针灸药因病而...

http://qihuangzhishu.com/929/2.htm

针灸伤_针灸聚英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危氏书云.治针灸伤经络.脓血不止.黄 八两、当归三两、肉桂、木香、乳香别研、沉...

http://qihuangzhishu.com/929/76.htm

针灸向何处去_【中医宝典】

...针具、敷料等的消耗,每位病人的直接成本至少10元。所以针灸治病根本体现不出医生的技术价值。 针与灸相互脱节 中医学针、灸并称,足见二者关系紧密,而目前临床上大多是有针无灸。黄帝内经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临床上对针刺治疗效果较差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1.html

蒙医学文化遗产:针灸铜人_【中医宝典】

...有所不同,与四部医典的穴位也有不同,它具有自己的特点。 所以这尊铜人是研究蒙医针灸学的珍贵文物。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805.html

疟疾寒而不热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巢氏病源寒疟候∶此由阴阳相并,阳虚则阴胜,阴胜则寒。寒发于内而并于外,所以内外俱寒,故病发但战栗而鼓颔颐也。全生指迷论大人、小儿疟疾∶若寒从背起,冷大如手,不甚战栗,似欲发热而汗出;或即头痛呕吐时作,其脉迟小。此由脾胃素弱,因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18-14.html

中医针灸_【中医宝典】

...考证,但从文献记载,出土文物,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看,远在文字创造前即已萌芽。针的前身是砭石。砭石的起源,可远溯至距今一万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甚至可能更早。随着冶金技术的发明,针具也得到不断改进,至内经著作年代,才由古代的石针,骨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52.html

针灸铜人_医史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用铜铸造并刻有针灸穴位的人体模型。宋代我国医学已相当进步,在针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王惟一对前人成就的系统整理,他不但总结出针灸专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而且主持铸造了铜人模型。这个铜人不但可作教学上的模型,还可作考试...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njiutongren-2006.html

柴胡芒消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全生指迷方柴胡芒消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全生指迷方:柴胡芒消汤【处方】柴胡4两(洗,去苗),黄芩1两半,甘草(炙)1两半,赤茯苓1两半,半夏(汤洗7遍)1两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由三阳气盛,蕴于经络,内属...

http://zhongyaofangji.com/c/chaihumangxiaotang.html

瓜蒂散_是斋百一选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心风吐药瓜蒂散,全生指迷方。张德明阁中服之吐涎甚多,遂安。又以医陈武功亦效。瓜蒂末 赤小豆末(等分)上二味研匀,热米饮调一钱,羸人半钱,得吐即止。德明阁中服三钱方吐,数日后又服,遂...

http://qihuangzhishu.com/935/32.htm

共找到469,3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