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风条七条_六因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肺之外卫。暴感之状,虽与伤寒相同,但始终在肺,并无传变为异。故内经所谓,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也。初起宜苏叶、白芷、薄荷、前胡辛以泄其卫,桑皮、橘红、积壳、桔梗苦以降其逆。正(内经)所谓:肺苦气上逆,即食苦...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6-4.html

中医脉象之结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权威性和作为主流的根据。 在结脉的构成条件上有人试图作一些修改和补充,使它更实际、更合理,例如诊宗三昧洄溪脉学脉理求真诊脉三十二脉如等书将结脉中缓的条件改为迟缓这应当是合理的,因为结脉是在频率慢的情况下或者说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4.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证不别,则无以措治”(徐春甫古今医统)。由此可以深感脉诊在中医诊治中的重要性。然而,中医脉诊的现状,正如陈先生所言:“由于受西化思维的影响,现实中一些中医师西化,忽视甚至遗弃了中医四诊,反而借助西医诊断技术来处方用药,能够诊脉述症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医学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头痛 舌 咳嗽 疟 暑 痢 喘 呃 嚏 胀肿 蛊 隔 吐血 衄血 便血 心腹痛 中风 胎产 用药大略 药大略 诊脉大法 先生自述 跋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chuan/index.html

伪药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四卷。清·郑奋杨撰。刊于1901年。本书是鉴定药物真伪的专着。内容主要对于110种药物的名称、形、色、气味,进行了较详细的辨析,1930年曹炳章又在本书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勘,进行了整理和补注,改名增订伪药条,内容更加...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548.htm

伪药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学著作。四卷。清·郑奋杨撰。刊于1901年。本书是鉴定药物真伪的专着。内容主要对于110种药物的名称、形、色、气味,进行了较详细的辨析,1930年曹炳章又在本书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对勘,进行了整理和补注,改名增订伪药条,内容更加...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90.htm

脉诊要领之区别阴阳逆顺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谈到诊脉要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可见把握阴阳进退与顺逆,早已成为诊脉的重要法则。所谓“先别阴阳”,其中既包含着正气盛衰之势的变化,叉包食着具体的病变情况。 而这两方面的情况,都可以用前述诸法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3.html

列传第三十二_旧唐书

...武德贞观实录成,封高阳县男,赐物八百段,权检校黄门侍郎。高宗在春宫,迁太子右庶子。十九年,太宗亲伐高丽,皇太子定州监国,敬宗与高士廉等共知机要。中书令岑文本卒于行所,令敬宗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太宗大破辽贼于驻跸山,敬宗立于马前受旨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583.html

三指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命门提要 三焦 心包络 反关脉解 七表八里九道三余脉 七诊 九候解 膻中解 丹田解 人迎气口解 冲阳太冲太溪解 卷二 男女尺脉异论 痨症脉数论 噎膈反胃脉缓论 体肥脉虚中症论 喘急脉论 气鼓脉弦数论 血症有不必诊脉、有必须诊脉论 ...

http://qihuangzhishu.com/786/index.htm

冬温条十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例中阳明经病腑病、气分血分,逐一辨明,方可下手,否则如涉海问津矣。冬温条第五冬温烦热神昏,舌赤苔黄,口渴咳嗽,斑疹脉数,此邪在肺胃。宜用沙参、连翘、元参、石膏、甜杏、川贝,桑叶、大力、人中黄,牛黄丸等味,清气透斑也。热渐传营,神昏...

http://qihuangzhishu.com/788/15.htm

共找到470,3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