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系指耳内红肿疼痛流脓的疾病。又名聤耳。见《脉因证治》卷下。《医林绳墨》卷七:“又有停耳者,耳内有生赤肉,或有脓肿是也。”其病因是气郁生痰,内火攻冲所致。参见聤耳条。...
...尸也。 [疏]“曾子”至“则废”。○正义曰:此一节论行礼有故,不得终之事,各依文解之。○注“大庙”至“祖耳”。○正义曰:《公羊传》云:“周公称太庙,鲁之始祖也。”明诸国皆然。馀庙有火亦废朝,故云“宗庙皆然”。特云大庙火,是主於始祖而言耳。○...
...《内景》云:“勿令七祖受殃患。”但不许以道传于非人,即七祖受其殃也。今言当有何患,是亦依道奉行,保无殃咎也?夫上仙以元气为宗,中仙以丹术为本,下仙以药术为首,量此三者,夫何以久!皆以勤劳神,饵金服石,动费货泉,失于归寂,盖不得自然之理,乖于...
...吊者朝服裼裘,如吉时也。小敛则改袭裘而加武与带绖矣。武,吉冠之卷也。加武者,明不改冠,但加绖於武。”《丧大记》所云亦据朋友,故云“带绖”,带既在腰,郑注“加武与带绖”,似带亦加武者,其实加武唯绖,连言带耳。主人成服之后,吊者大夫则锡衰,士则...
...,故强配其数,而不知其有害于经纪纬传之义也。古人配字双单,往往有之,如《七略》之方称经方,《淮南子》论称书论之类,不一而足。惟无害于文义,乃可为之耳。至于例以义起,方志撰纪,以为一书之经,当矣。 如亦从史而称本纪,则名实混淆,非所以尊严国史...
...1、《论“旧形式的采用”》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2、《脸谱臆测》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3、《且介亭杂文》附记 4、《连环图画琐谈》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5、《中国语文的新生》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6、《寄<戏>周刊编者信》...
...,独得于公耳。 △《明皇老子注二卷疏》六卷 右唐玄宗撰。玄宗既为《注》二卷,又为《疏》六卷。天宝中,加号《玄迈道德经》,世不称焉。又颇增其辞,如“而贵食母”作“儿贵求食于母”之类。 “贵食母”者,婴儿未孩之义。诸侯之子,以大夫妻为食母增之赘...
...《周痹》 1、周痹:黄帝问于歧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徒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慉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闻其故?歧伯答曰:此众痹也,...
...拍,繁音急节十二遍,唳鹤曲中长引声。”惜文人往往指为亡国之音,故弃而不传。然周草窗述之,真有注云落水之意,非人间曲也。予因摘出,以告知音者。 ○孔丛子 《孔丛子》七卷,孔氏八世孙孔鲋撰也。嘉祐中,宋咸注之。咸叙鲋不世用,退集先君仲尼、子思、...
...田父荷担以只鸡甗担而去。追问邸舍人,莫能踪迹。惟乔草《随志》,称良史,余读这殊不称。又徐子与致其全集若干卷,亦平平耳,远不逮王裕州。 郑郎中善夫初不识王仪封廷相,作《漫兴》十首,中有云:“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後郑卒,王始知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