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_老子集注

...。只不过孔子的“礼”一经实行,就很难再有能力进行扩张,而且也很难“不割”了。 [75]管子一书认为难以建立大一统的中央帝国。虽然秦始皇作成功了,但并没有保持下来。而以后的历代王朝的又如何呢?情况恰恰如老子在这里“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82.html

十三 神仙十三_太平广记

...归破之。若其中黄者,病人当愈。若有土者,即不愈。常以此为候。(出神仙传) 茅君是幽州人。在山东学道学了二十年终于学成。回家以后,父母看见大怒“你这个不孝的东西,不好好侍奉我们,跑出去四处漂泊学什么鬼道术!”骂着不解气,还要鞭打茅君...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532.html

老子·德经·七十三评析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勇与柔相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同样是勇,利与害大相径庭。老子的主张是很明确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6.html

老子·道经·十四评析

...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悟出了“道”性。下一紧接着对此作了阐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5.html

老子·十三·道经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為天下者,若可託天下。...

http://wenxue360.com/guji/3322.html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_【中医宝典】

...许多中医人常常听到这句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它把“医”与“相”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的吗?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 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13.html

老子·德经·六十八评析

...不可。但说到底,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兵书,那就极大曲解了它的内涵。下面,我们谈谈“善战者,不怒”的问题。孙子兵法火攻写道“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这是,国君不能因一时之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因一时之气愤而出阵开仗。这...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1.html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_【中医宝典】

...许多中医人常常听到这句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它把“医”与“相”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的吗?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 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19.html

第二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吴云曰“辙”,傅本作“彻”。 卢氏抱经释文考异文无“辙”字,庄子、战国策、史记皆以“轶”为“辙”。案“轶”借字,实应用“辙”。谦之案老子书中“彻”“辙”二字,字义不同。七十九“无德司彻”,用“彻”字。此“善行无辙迹”,用“辙”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3.html

附录 老子韵例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行、明、彰、功、长韵。又七十八“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强、刚、行韵。易大有彖传明、行、亨韵。谦彖传亨、明、行韵。噬嗑彖传亨、明、、行韵。复彖传亨、行、行、长韵。遯彖传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8.html

共找到709,5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