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养生经_【中医宝典】

...老子一书,又称老子五千文道德经道德真经,是道家主要经典。书中的养生学论点主要概括为如下3个方面 “希言自然”即“少说教,从自然”之意。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道”指规律,“自然”是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423.html

老子·道经·第三解读

...不合理不完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贪欲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推崇贤能风尚,更被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渊薮。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1.html

第四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之”字,一有一无,在诗亦有可证者。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行与亡为韵。又唐韵正卷十七,十三末“昧”,今考古书“昧”字,有读去声者,有读入声者。去声则莫佩反。老子“明道若昧,夷道若类,进道若退”。又卷六十九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7.html

吕氏春秋在线阅读

...、“传言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运动达郁健身之道,有着唯物主义因素。同时,书中还保存了很多传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参考价值。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天人感应迷信思想,应该加以分辨。司马迁在史记里将吕览周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01.html

萧何故事慧眼识才,力荐韩信_兵家_【文学360】

...,然后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 这样,才能让全体将士都能听从大将军指挥,就像听从大王指挥一样。”刘邦“好吧,我都听你,请你去办吧。”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一历史故事由来。几天以后,萧何命人已筑好了拜将坛。汉王刘邦择了吉日,带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758.html

第七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姚文田、邓廷桢、奚侗同。陈柱饥、饥韵,治、治韵,死、死韵。谦之案“饥”当作“饥”,见前。又敦煌辛本“生为”下更有“生”字。“贤于贵生”上据文子十守篇有“即所以得长生”一句,是生、生亦韵也。 右景龙碑本不分,...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1.html

法苑珠林在线阅读

...信念。 本书特色有两点 其一博记名物典故,大都注明依据,不作揣摩拟议、凭虚臆测说法。本书引用典籍达四百多种,除佛经而外,兼及儒典纤纬以及道教经典。道经有道士法轮经太上清净消魔宝真安全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老子升玄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19.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六评析

...从这一内容看,主要讲了事物两重性和矛盾转化辩证关系,同时以自然界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引起某些人警觉注意。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此时,它必然会向相反方向变化,本章前八句是老子对于事态发展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8.html

第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乂’,改‘颇’为‘陂’,以从今音,古音遂湮没矣。”今证之以易“鼎耳革,失其义也;覆公餗,信如何也。”中庸“仁者人也,义者宜也。”知老子“义”亦当音“俄”。“伪”字,案庄子知北游“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伪亦属歌部,与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4.html

第四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谦之案淮南子天文训“道日规,始于一。”王念孙曰“‘日规’二字与上下文义不相属,此因上文‘故曰规生矩杀’而误衍也。宋书律书作‘道始于一’,无‘日规’二字。”今案王说是也。淮南义本老子,故下文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8.html

共找到1,101,8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