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中学生》新年号。《中学生》,以中学生为对象的综合性刊物。参看本卷第277页注〔2〕。 ...
...焉。——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急电;贺电;电底(电报的底稿);海外来电 比喻迅速 [swiftly]。如:电至(形容行动的迅速);电改(形容改变的迅速);电往(形容行动的迅速);电豁超生(急速用智慧让人脱离苦海);电赴(形容奔赴...
...也不给容易见面,霍渭崖的《家训》⑥里,就有那非常麻烦的分隔男女的房子构造图。似乎有志于圣贤者,便是自己的家里也应该看作游艺场和公园;现在究竟是二十世纪,而且有“少负不羁之名,长习自由之说”的教育总长⑦,实在宽大得远了。 北京倒是不大禁锢妇女...
... 他于是一面将自己所应得的朝花社的残书送到明日书店和光华书局去,希望还能够收回几文钱,一面就拚命的译书,准备还借款,这就是卖给商务印书馆的《丹麦短篇小说集》和戈理基作的长篇小说《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但我想,这些译稿,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
...,在作战中英勇牺牲。他的主要作品有《勇敢的约翰》、《民族之歌》等。这里引的《希望》一诗,作于一八四五年。 〔5〕可萨克通译哥萨克,原为突厥语,意思是“自由的人”或“勇敢的人”。他们原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农奴和城市贫民,十五世纪后半叶和十六世纪前...
...坏种。 一月十七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二日《申报·自由谈》。 〔2〕批评家好“漫骂”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申报·自由谈》载侍桁《关于批评》一文说:“看过去批评的论争,我们不能不说愈是那属于无味的谩骂式的,...
...,所以精神文明就无法传播。这是大家可以由此明白的。 九月七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九月十一日《申报·自由谈》。 〔2〕 《斩木诚》 根据下文所述情节,此剧出自清代李玉著传奇《一捧雪》。木诚应作莫诚,为剧中人莫怀古之...
...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八日《申报·自由谈》。 〔2〕“无为而无不为”语见《老子》第四十八章。 ...
...。然而用原文来对照的读者,中国有几个呢。这时候,必须读者比译者知道得更多一点,才可以看出其中的错误,明白那“不信”的所在。否则,就只好胡里胡涂的装进脑子里去了。 我对于科学是知道得很少的,也没有什么外国书,只好看看译本,但近来往往遇见疑难的...
...假使真能立足,那倒是给“生存竞争”添一条新例的。 十月一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月六日《申报·自由谈》时,题为《感旧》,无副题。 〔2〕 “骸骨的迷恋”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斯提(叶圣陶)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