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上 坤下 “剥”:不利有攸往。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 见可而后动。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象》曰:山附於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身安而民与之,则“剥”者自衰,不与之校也...
...艮上 兑下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自阳为阴,谓之“损”;自阴为阳,谓之“益”。“兑”本“乾”也,受“坤”之施而为“兑”,则损下也。“艮”本“坤”也,受乾之施...
...赋》及《经》、《薄》、《暗》、《小》四赋,李贺作“乐府”,多属意花草蜂蝶之间。二子竟不远大,世言文字可以见分命之优劣。 上元瓦官寺僧守亮,通《周易》,性若狂易。李卫公镇浙西,以南朝旧寺多名僧,求知《易》者,因帖下诸寺,令择送至府。瓦官寺众...
...《玉英》 1、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知元年志者,大人之所重,小人之所轻。是故治国之端在正名。名之正,兴五世,五传之外,美恶乃形,可谓得其真矣,非子路之所能见。 2、玉英: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击之元也。终不及本所从来而承之,不能遂其功。...
...一:《礼容语上》 内容缺失;联系我们:www.WenXue360.com@Gmail.com; 二:《礼容语下》 1、礼容语下:鲁叔孙昭聘于宋,宋元公与之燕,饮酒乐。昭子右坐,歌终而语,因相泣也。乐祁曰:“过哉君!非哀所也。”已而告人曰:...
...(5)“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情同而后乃聚,气合而后乃群。 《象》曰:泽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1)。 (1)聚而无防,则众心生。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1)。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玉杯》 1、玉杯:《春秋》讥文公以丧取。难者曰:“丧之法,不过三年。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今按经,文公乃四十一月方取。取时无丧,出其法也久矣。何以谓之丧取。”曰:春秋之论事,莫重于志。今取必纳币,纳币之月在丧分,故谓之丧取也。且文公以秋祭...
...,其道“凶”也。行险而不能自济,“习坎”而入坎窞,失道而穷在坎底,上无应援可以自济,是以“凶”也。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1)。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1)履失其位,故曰“坎”。上无应援,故曰“有险”。坎而有险,未能出险之中也...
...三十六章,喜述之,为此经。其首称老君西�,闻道竺乾,有古先生,是以就道。说者以“古先生”,佛也。事见《广洪明集辩惑论》。 △《韦注西�经》二卷 右梁道士韦处玄。分上下经:上经三七,法天之阳数,分二十一章;下经四七,法地之阴数,总四十九章,象...
...艮上 艮下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所贵于圣人者,非贵其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