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照赠仲弟〔1〕 会稽山下之平民,日出国中之游子,弘文学院之制服,铃木真一之摄影,二十余龄之青年,四月中旬之吉日,走五千余里之邮筒,达星杓〔2〕仲弟之英盼。兄树人顿首。 【注解】 〔1〕 本篇录自周遐寿《鲁迅的故家》,是鲁迅一九○二年六月...
...,沈兼士,〔5〕周作人。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京报》。 许广平在她所保存的这一宣言的铅印件旁写有附注:“鲁迅拟稿,针对杨荫榆的《感言》仗义执言,并邀请马裕藻先生转请其他先生连名的宣言。” 〔2〕 评议部 ...
...《会稽郡故书集》序〔1〕 《会稽郡故书襍集》者,最史传地记之逸文,编而成集,以存旧书大略也。会稽古称沃衍,珍宝所聚,海岳精液,善生俊异,〔2〕而远于京夏,厥美弗彰。吴谢承始传先贤,朱育又作《土地记》。载笔之士,相继有述。于是人物山川,咸有...
...日《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五期“掂斤簸两”栏,署名越山。 〔2〕 “毒蛇化鳖”一类奇闻,当时常被记者作为新闻来报道,这里的引文,是他们报道中的常用语。 ...
...通信(复章达生)〔1〕 达生先生: 蒙你赐信见教,感激得很。但敝《语丝》自发刊以来,编辑者一向是“有闲阶级”〔2〕,决不至于“似乎太忙”,不过虽然不忙,却也不去拉名人的稿子,所以也还不会“只要一见有几句反抗话的稿子,便五体投地,赶忙登载”...
...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时候,喧传有好几位名人都要译《资本论》,自然依据着原文,但有一位还要参照英,法,日,俄各国的译本。到现在,至少已经满六年,还不见有一章发表,这种事业之难可想了。对于苏联的文学作品,那时也一样...
...继之以骂。那么,就很有意思了,于是就可以由骂而生出骂以上的事情来的罢。 (下略。) 迅〔四月二十三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六日《豫报》副刊。 〔2〕 蕴儒 吕蕴儒,名琦,河南人。鲁迅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教时的学生。 ...
...对于“笑话”的笑话〔1〕 范仲胺〔2〕先生的《整理国故》是在南开大学的讲演,但我只看见过报章上所转载的一部分,其第三节说: “……近来有人一味狐疑,说禹不是人名,是虫名,我不知道他有什么确实证据?说句笑话罢,一个人谁是眼睁睁看明自己从母腹...
...倘若真能有这样的一个,就更佳;倘若这一个又是爱人,就更更佳。“爱人呀!”这三个字就多么旖旎而饶于诗趣呢?正不必再有第四字,才可望得到奋斗的成功。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北京《莽原》周刊第一期。 〔2〕 两大...
...《铁甲列车Nr.14-69》译本后记〔1〕 作者的事迹,见于他的自传,本书的批评,见于Kogan教授的《伟大的十年的文学》〔2〕中,中国已有译本,在这里无须多说了。 关于巴尔底山〔3〕的小说,伊凡诺夫〔4〕所作的不只这一篇,但这一篇称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