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泰和县(今江西泰和县)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统治·吉安府》)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它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和...
...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夫急流汹涌,~,此岂能深思长计时哉!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
...,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观台(台榭);观榭(亭台楼榭);观阁(亭台楼阁) 鸟名。通“鹳” [stork]。如:观雀(鹳和雀);观讳(鸟名) 京观 [temple]。如:筑观(建筑京观) 道教的庙宇 [...
...顿起:苏轼及弟苏辙好友,苏辙有诗《送顿起及第还蔡州》。 尝:曾。 佳人:当指顿起妻。 凄断阳关曲:像《阳关曲》写的那样凄冷地告别。“阳关曲”指“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句意。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饯别之宴,酒意正浓,但夜已深,...
... 竹、淡竹、苦竹(图),《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惟此三种,人多不能尽别。谨按《竹谱》∶ 字音斤,其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劲,皮白如霜,大者宜刺船,细者可为笛。苦竹有白有紫。甘竹似篁而茂,即淡竹也。然今之刺船...
...印带佩在腰上(汉代规定县令是铜章墨绶);离职,就得解下来。所以欲解铜章,就是要想辞去知悬的意思。苏轼在和苏辙《与兄子瞻会宿》诗题中说:“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可见子由是曾经求仙学道的。行问道就是要向子由学道。行:将。...
...《乞禁商旅过外国状》苏轼 元祐五年八月十五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 检会杭州去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奏泉州百姓徐戩公案,为徐戩不合专擅为高丽国雕造经板二千九百余片,公然载往彼国,却受酬答银三千两,公私并不知觉,因此构合密熟,遂专擅...
...——《诗·邶风·二子乘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 苏轼《石钟山记》 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
...业,《后汉书》亦载中兴二十八将中有屠狗者。 ⑤雕龙文卷:指寻章摘句,写作诗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驺奭“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齐人曰:谈天衍,雕龙奭。” ⑥乡亲苏小:用韩翃《送王少府归杭州》“钱塘苏小是乡亲”句。苏小,即苏小小,南齐时...
...《苏轼集》补遗·赋四首 《酒隐赋(并叙)》苏轼 .凤山之阳,有逸人焉,以酒自晦。 久之,士大夫知其名,谓之酒隐君,目其居曰酒隐堂,从而歌咏者不可胜纪。 隐者患其名之著也,于是投迹仕途,即以混世,官于合肥郡之舒城。 尝与游,因与作赋,归书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