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子 《汉·艺文志》名家内有《尹文子》一篇,云:“说齐宣王。先公孙龙。”刘歆云,“其学本于黄、老,居稷下,与宋钘、彭蒙、田骈等同学于公孙龙。”今其书分为上下两卷,盖汉末仲长统所铨次也。其文仅五千言,议论亦非纯本黄、老者。《大道篇》曰:“...
...曹(掌羌胡朝贺;法驾出则护驾。後汉光武分二千石曹及客曹为南主客、北主客二曹)。两梁冠,纳言帻。或说有六曹(按《後志》云分客曹为二,是六天曹也。又《晋志》云以前汉五曹更加中都官曹,为六曹也。按应劭《汉官》云二千石主中都官事,则不应更有中都官...
...宋仁宗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出生,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祐六年(1061),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 熙宁五年(1072),出任...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孟子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
...极法天,故同。 第一指(遇一益三,并挂一为五。遇三遇二,并谓之少,与一同)。第二指(遇一益二,并挂一为四)。第三指(遇一益二,并挂一为四)。 右三指俱遇少,通计十三策。其馀三十六策,四四运之得九,为老阳。故《易系》云:「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
...云请观世音经第二出见法上录) 咸革长者六向拜经一卷(晋宋间于广州译出中阿含第三十三卷异译见始兴录及宝唱录) 右三部五卷(前二部四卷本在后一部一卷本阙) 居士竺难提。恶翻云喜。西域人。志道无倦履远能安。解悟幽旨言通晋俗。 以恭帝元熙元年己未。...
...文昭皇后庙乐 文昭皇后庙置四县之乐,当铭显其均奏次第,依太祖庙之名号,曰昭庙之具乐。(《宋书·乐志一》,《通典》一百四十七) ◇ 乐舞议 周礼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今之乐官,徒知古有此制,莫有明者。(《后魏书·乐志...
...肥大。(出《酉阳杂俎》)俗话说柿子树有“七德”:一、活得时间长;二、树荫多;三、树上没有鸟窝;四、不遭虫害;五、霜叶可供玩赏;六、果子好吃;七、落叶肥大。 底栎树实 阿驿,波斯呼为阿驿,拂林呼为底栎。树长丈四五。枝叶繁茂。叶有五出,似蜱麻。无...
...未必符合历史实际。此例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裴氏在作注时已对诸葛亮大摆“空城计”一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我们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首先,与史实不符。阳平地处汉中,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初屯阳平之时...
...欲向青徐议(嘉平五年正月) 淮海非贼轻行之路,又昔孙权遣兵入海,漂浪沈溺,略无孑遗,恪岂敢倾根竭本,寄命洪流,以徼乾没乎?恪不过遣偏率小将素习水军者,乘海溯淮,示动青徐,恪自并兵,来向淮南耳。(《魏志·傅嘏传》) ◇ 难刘劭考课法论 盖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