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宝六年登进士第,景作行状时,咸平三年。开序韩文云:“予读先生之文,自年十七至于今,凡七年。”然则在国初开已得《昌黎集》而作古文,去穆伯长时数十年矣。苏、欧阳更出其后,而欧阳略不及之,乃以为天下未有道韩文者,何也?范文正公作《尹师鲁集序》...
...○史(地理) ※《建康志》十卷 陈氏曰:府帅史正志志道撰。乾道五年。 ※《续建康志》十卷 陈氏曰:府帅吴琚居父以郡人朱舜庸所编诠次,与前《志》并行。时庆元六年。 ※《六朝事迹》一卷,《南朝宫苑记》二卷 陈氏曰:不知何人所作。记六朝故都事迹...
...归信犹堪饮菊花。翦烛看书良寂寞,披沙见玉忽喧哗。自惭空馆难留客,试问姮娥稍驻车。 ○次前韵三首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门前溪水似渔家,...
...豪气,但清婉若可佳耳。 △二 学书不必惫精疲神于笔砚,多阅古人遗迹,求其用意,所得宜多。 △三 羲、献世以书自名,而笔法相去远甚。父子之间不同如此,然皆有足喜也。 △四 吾有《集古录》一千卷,晚又得此法帖,归老之计足矣。寓心于此,其乐可涯。...
...近闻陶令开三径,应许扬雄寄一区。 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牲鸭散平湖。 《赠龙光长老》苏轼 (一题: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 南华珪首座方受请为此山长老。 乃留一偈院中,须其至,授之,以为他时语录中第一问。) 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
...子由送千之侄》苏轼 江上松楠深复深,满山风雨作龙吟。 年来老干都生菌,下有孙枝欲出林。 白发未成归隐计,青衫倘有济时心。 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苏轼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与可尝...
...侯白《旌异记》〔4〕四种,大抵记经像之显效,明应验之实有,以震耸世俗,使生敬信之心,顾后世则或视为小说。王琰者,太原人,幼在交址,受五戒,于宋大明及建元(五世纪中)年,两感金像之异,因作记,撰集像事,继以经塔,凡十卷,谓之《冥祥》,自序其事甚...
...上》苏轼 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 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 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玃猴。 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濠州七绝·涂山(下有鲧庙,山前有禹会村。) 》苏轼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理汪罔骨应存。 樵苏已...
...欲插天,暖风迟日共茫然。 落英满地君方见,惆怅春光又一年。 《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贶叹味不已次韵奉和》苏轼 岩垂匹练千丝落,雷起双龙万物春。 此水此茶俱第一,共成三绝景中人。 《藏春坞三首(此诗之第三首为陆龟蒙作)》苏轼...
...陆果《系应验记》一卷 王琰《冥祥记》一卷 王曼颍《续冥祥记》十一卷 刘泳《因果记》十卷 颜之推《冤魂志》三卷 又《集灵记》十卷 《征应集》二卷 侯君素《旌异记》十五卷 唐临《冥报记》二卷 李恕《诫子拾遗》四卷 《开元御集诫子书》一卷 王方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