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后登真。夫事悉两存,则理无不通。箓者,亦云箓三天妙气、十方神仙、灵官名号,与奉道之人。《修行经》云:生无道位,死为下鬼。若高人俗士,有希道之心,未能舍荣录,初门不可顿受,可受三五阶。若修奉有功,然更迁受《上古...
...勿陷父母于不义 【原文】《书》称舜“烝烝乂,不格奸”,何谓也?曰:言能以至孝,和顽嚚昏傲,使进进以善自治,不至于大恶也。 【译述】《尚书》称舜“烝烝乂,不格奸”,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舜非常孝顺,能与心术不正的父亲、不忠诚的母亲、傲慢的...
...太常琴制,其长三尺六寸,三百六十分,像周天之度也。 姜夔《乐议》分琴为三准:自一晖至四晖谓之上准,四寸半,以象黄钟之半律;自四晖至七晖谓之中准,中准九寸,以象黄钟之正律;自七晖至龙龈谓之下准,下准一尺八寸,以象黄钟之倍律。三准各具十二律声,按...
...于山,冬以被发自覆,夏则编草为裳,弹一弦琴,而五声和。其水三川南合,谓之清川。又南径凡城东。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曰:共县有凡亭,周凡伯国。《春秋》隐公七年,《经》书,王使凡伯来聘是也。杜预曰:汲郡共县东南有凡城。今在西南。其水又西南与前...
...天地相弊,日月并列。 《老君道经》曰:谷神不死河上公曰:谷,养也,能养神不死。神为五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是谓玄牝言不死之道,在于玄牝。玄,天也,天于人为鼻;牝、地也,地于人为口。天食人以五气,...
...,言处于中也。所谓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取诸《大壮》。大者,壮也。帝又令筑城邑以居之,始改巢居穴处之弊。又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以取诸《豫》,备不虞也。又易古之衣薪,葬以棺椁,以取诸《大过》也。 帝服斋于中宫,于洛水上,坐玄扈石室,与容光等观。...
...诣洛阳山请雨,总尽除小祀,惟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即是山也。来儒之水又西南径赤眉城南,又西至高都城东西入伊水,谓之曲水也。 又东北过伊阙中,伊水径前亭西。《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晋箕遗、乐征、右行诡济师,取前城者也。京相璠曰:今洛阳西南五...
...所说的一样。 6、、尚贤中:今王公大人中实将欲治其国家,欲修保而勿失,胡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且以尚贤为政之本者,亦岂独子墨子之言哉!此圣王之道,先王之书距年之言也。传曰:‘求圣君哲人,以裨辅而身’,《汤誓》云:‘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
...天文有“须女”。六三不知其讬行于初九,而自以为能履;不知其借明于九二,而自以为能视,是以弃娣而用,“须”未足以当“娣”也。失二娣之助,则以跛、眇见黜而归矣,归然后知用娣。故曰:“反归以娣”。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象》曰:“愆期之志...
...者天,而行之者道,受焉性合神同,混而为一,流通并行,不可细得分别也。于是主仙道君命侍女范运华、赵峻珠、王抱台等,发琼笈、披绿蕴,出《上清隐书龙文八灵真经》二卷授子登,又以云碧阳水晨飞丹腴二升赐君,君拜服之。 真人遂将君还西城,九年道成,给飞...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