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外父章次柯先生尝云∶万事万物,各有其原。儒之道原于孔孟,医之道原于歧黄,歧黄之《灵》、《素》,乃医书之大原也。汉之张仲景深参《灵》《素》之秘,人称南阳医圣,所传《伤寒》《金匮》,后世奉为圭臬。晋唐以下,代有传人,着书之多,汗牛充楝,其上...
...证名。两眼巩膜泛现黄色。《罗氏会约医镜·杂证》谓目黄有虚实之异。实热目黄,以湿热内蓄,郁蒸而成,清其热而黄自退;虚寒目黄,以元阳日衰,津液消耗所致,无烦热脉症,惟有干涸枯黄,须大加温补,始可救治。《医学纲目·目黄》:“亦有目黄而身不黄者,...
...〔酸温,入脾、胃、肝三经。忌铁器。〕最疗转筋,〔以其入肝而养筋故也。〕善治香港脚,疝病亦医,〔有祛湿之能。〕呕逆可止。〔和胃制肝之力。〕伤食而呕吐者不宜用。。...
...病证名。因饮酒过多,湿气内停所致的泄泻。又名酒泄。有湿热、寒湿之分。《罗氏会约医镜·论泄泻》:“酒湿泄,用葛花解酲汤。此因酒之湿热也。而亦有因酒生寒湿者,以酒性去,而水性留为寒,惟峻补命门则可。”详酒泄条。...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虚弱证发展到严重阶段,可出现类似盛实的假象。即真虚假实。《顾氏医镜》:“心下痞痛,按之则止,色悴声短,脉来无力,虚也;甚则胀极而不得食,气不舒,便不利,是至虚有盛候。”参真虚假实条。...
...指中医古典著作。①《汉书·艺文志》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二百一十六卷,称为医经。即《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②后世有称《黄帝内经》、《难经》为医经者;有称《黄帝内经》、《...
...名从正,字子和,睢州人,精于医,法河间之方,邃《素问》之旨,着有《汗下吐三法》,用之当者如神,立可以回生起死。世人不知病源,不察脉候,妄施其法,不能用其当然之妙,而反谤其法之不善,此大可笑者也。□字知几,莫州人,三岁识字,七岁能书,长通...
...三者为民立身立命之本。盖不可以不敷教而广其传也。集有《经效医方》《多能鄙事》行世。□丹溪弟子,博学精医。洪武中征为太医院使,眼界无人,及荐蒋用文入院,会谈,大喜曰∶吾儒而为医,兹来共昌吾道,乃国家民命之大幸也。所着有《订证丹溪金匮勾玄》三卷,...
...医论著作。清·宝辉撰于1901年。作者指出有关寒、温、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诸家均有所偏,乃细心体味。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文字简要,说理清晰。所附《游艺志略》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医论著作。清·宝辉撰于1901年。作者指出有关寒、温、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诸家均有所偏,乃细心体味。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文字简要,说理清晰。所附《游艺志略》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