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辨证论治的灵活性——金匮要略中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典范。 内涵和渊源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治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同病异治一词源于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曾明确提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595.html

类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三十二卷。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枢二书的全部内容,以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重新加以组合,着成此书。每类又分若干小类。由于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350.htm

类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三十二卷。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枢二书的全部内容,以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重新加以组合,着成此书。每类又分若干小类。由于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32.htm

程莘农_何谓得气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感觉作了形象的描述: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闭处幽堂之深邃。针刺若得气,则针下感觉滞涩而沉紧,就像在钓鱼时鱼吞钩饵的感觉;而如未得气,则针下的感觉,似在一个安静、空荡的房子里一样,什么异样的感觉都没有。黄帝内经中不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gshennong/1113-1-1.html

痛如针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系指眼珠疼痛如针刺的证候。见银海精微。本证之病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经实火所致,目赤热刺痛,持续无间;二是体疲目劳,荣气不上溯于目所致。目不赤,疼痛时作时止。实证以泻火解毒为主。方用五味消毒饮加赤芍等;虚证宜益气养荣,方用人参养...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23.htm

补泻手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的操作方法。针灸大成载杨氏补泻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各种补泻法以手法为名,如称苍龙摆尾手法赤凤摇头手法等。有说补则有补中手法,泻则用泻中手法。补泻法中有的不属于手法操作则不宜称手法,如子母补泻、呼吸补泻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6/930.htm

眉炼_儒门事亲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夫小儿眉炼,在面曰眉炼,在耳曰辄耳,在足曰靴癣。此三者,皆谬名也。内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乃心火热盛之致然也。可用针刺之而出血,一刺不愈,当再刺之,二刺则必愈矣。内经云∶血实者,宜决之。决者,破其血也。眉炼者,不可用药敷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39/119.htm

排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针刺手法名。即出针。排是排除的意思。素问·八正神明论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类经注:排,除去也。即候吸引针之谓。②指较为密集而排列成行的针刺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289.htm

浅议谚语中的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留给后人创新、整理的机遇。这种不断发生着的以继承、发展、破旧、立新为特点的新旧谚语的融会运动,在接受社会洗礼和自我完善中时时发生着嬗变,最终形成了其经久不衰的定格。 古谣谚·序中说:欲探风雅之奥者,不妨先向谣谚之途。作为我国世代劳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505.html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研究_【中医宝典】

...个案向大宗病例的临床小结资料转化,在理论认识上逐渐深化,并开展了实验研究[1]。 关于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描述。内经称震颤为振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震颤的样子。强直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11.html

共找到640,5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