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方祖) 五苓散(方祖) 生脉散(方祖) 保元汤(方祖) 消暑丸(二陈汤下)清燥汤(保元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龙荟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下)滋肾丸(大补丸下)...
...治妊娠苦烦闷者。以四月受少阴君火气以养精,六月受少阴相火气以养气,若母心惊胆寒,多好烦闷,名子烦。防风(去叉) 黄芩 麦门冬(去心,各三两) 白茯苓(四两)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竹叶十数片,煎七分,去滓温服。...
...已开口,封疮上,须开头令歇气。【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黄耆排脓止痛,能收敛血气,能解散热毒。在黄芩竹叶汤中全用保元,兼调血滋津之味,为助正祛邪之上药。八味黄耆散全用三黄,虽有芎、芍,皆协助祛毒之功,乌有助正之力哉?【摘录】《千金》卷...
...《圣济总录》淡竹叶汤 《医学心悟》淡竹叶汤 《鬼遗》淡竹叶汤 《外台》淡竹叶汤 《得效》淡竹叶汤 《医学心语》淡竹叶汤 《鬼遗》淡竹叶汤 淡竹叶汤 淡竹叶 竹叶汤 竹叶 艾叶 慈竹 ...
...治产后伤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干葛(三分) 防风 桔梗 桂心 人参 甘草(炙,各一分)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三个,竹叶十片,煎七分,去滓,空腹服。呕者,加半夏。...
...若不能食,湿多舌白滑者,病久则传变水肿泄泻。热多舌紫干者,病久则发痈疽而死也。消渴治法竹叶黄耆汤3。便硬能食脉大强,调胃金花斟酌当,不食渴泻白术散,竹叶黄耆不泻方,黄耆黄芩合四物,竹叶石膏减粳姜,气虚胃热参白虎,饮一溲二肾气汤。【注】谓胃,...
...治汗下后,表里虚烦,不可攻者。竹叶(二把) 人参 甘草(炙,各二两) 半夏(二两半) 石膏 麦门冬(各五两)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粳米一撮,煎米熟,去滓,食前服。...
...目录 《中药大辞典》竹叶兰 《中华本草》竹叶兰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竹叶兰 【出处】《贵州药植目录》 【拼音名】Zhú Yè Lán 【别名】黄竹参(《贵州药植目录》),竹叶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鸭...
...纵有胃火,亦当滋水清之,岂可苦寒燥之?是宜大队滋肾益阴,少佐苦寒清降以治。倘若津血得充,阴液得复,则少阴自有归藏之安,阳明绝无赤旌之摇。拟竹叶石膏汤加味:竹叶10g 石膏30g 麦冬15g 甘草6g 半夏10g 生地30g 知母10g ...
...目录 《温病条辨》薏苡竹叶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薏苡竹叶散【处方】薏苡15克 竹叶9克 飞滑石15克 白蔻仁4.5克 连翘9克 茯苓块15克 白通草4.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淡渗利湿。治湿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