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五分 麻黄 黄 甘草(炙) 白芍各一钱 人参三分 大麦冬三分 五味子五粒 当归五分热服。麻黄人参汤,非教人补中当用散药,正教人散中当用补药也。气血亏弱之人,易受外感,风寒深入,不得不为表散。若径用麻桂等汤,发汗后,虚阳欲绝矣。东垣立此...
...麻黄有三大功用:发汗、平喘、利水,临床上疗效可靠。但麻黄的功用远远不止上述三种,其用途甚广,除用于治风寒表证、外感喘咳、风水浮肿等证之外,对许多病症也都有很好的疗效。 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于方中加入麻黄,可增加疗效,举例如下: 慢性腹泻:...
...(表寒未解而内有火郁) 表热不用桂枝汤,外散内清另有方。汗出喘生无大热,麻甘杏石治偏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发表泄皮毛,里热宜清用石膏,甘草杏仁还并入,和中降逆法弥高。...
...目录 《杨氏家藏方》参连丸 《圣济总录》参连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杨氏家藏方》卷七:参连丸【处方】艾叶(用糯米糊拌,焙,取细末)45克 干姜(炮,取末)60克(同艾末用米醋900毫升,慢火熬成稠膏)宣黄连45克(锉如豆大,用...
...治湿家身烦疼。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七十个 白术(炒)四两,右五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集注】程知曰:此汤为湿家表散法也。身疼为湿,身烦为热。加白术于麻黄汤中...
...。发汗后之寒,与湿郁蒸为热,非实热也,故不可下。仍当于寒湿中,责其或浅或深而治之可也。□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注】伤寒表邪未解,适遇其人阳明素有湿邪,热入里而与湿合,湿热蒸瘀,外薄肌表,身必发黄也。若其人头有汗,...
...《医方考》麻黄葛根汤麻黄(去节) 赤芍药(各三钱) 葛根(一钱五分) 淡豉(半合)金郁者,喘满,脉浮,此方主之。金,肺金也,为清虚之脏,皮毛之合,喜清虚而恶壅塞。塞之则气自实,令人喘满。肺主皮毛,故令脉浮。是方也,麻黄、干葛之轻,可以去实...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散 麻黄汤 麻黄五味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蜜煎 扑粉方 清络饮 青银汤 人参养胃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神术散 石膏汤 酸枣仁汤 五苓散 五神汤 香苏葱豉汤 消风散 旋覆代赭汤 玄参升麻汤 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
...《仁术便览》麻黄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无汗恶寒。本方中麻黄、杏仁、防风各加一倍。 目录 《仁术便览》麻黄续命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麻黄续命汤 《保命集》麻黄续命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仁术便览》麻黄续命汤 治太阳中风,无汗恶寒。...
...枣、生姜,补脾精而和中也。麻黄附子汤,麻黄三两,甘草一两,附子一枚。即少阴麻黄附子甘草方,而分两不同。治水病,脉沉小,属少阴,虚肿者。以土弱阳飞,肾寒水胀,流溢经络,而为浮肿。甘草、附子,补土而暖肾,麻黄发表而泻水也。风湿与风水,皆汗为风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