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花医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江涵暾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钟序 自序 例论 卷一 诊脉歌 望舌色 望闻问切论 表里虚实寒热辨 内伤外感杂治说 伤寒论治 虚劳论治 疫痢疟肿论治 附列诸方 卷二\脏腑证治 心部(手少阴属脏) 肝部(足厥阴属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bihuayijing/index.html

疟症论治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养正为主而兼散,尤必分经以论治。足太阳疟,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难已。羌活黄芩汤加减。足少阳疟,身体解 ,见人心惕然,热多,汗出甚,小柴胡汤加减。足阳明疟,头痛渴饮,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竹叶石膏汤加减。足太阴疟,不...

http://qihuangzhishu.com/592/183.htm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脾胃是元气之源,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故在儿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更应注重小儿之“脾阳”,顾护胃气;调理脏腑,培养元气。 论治小儿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56.html

《痧疹辑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叶霖 朝代:? 年份:? 序 序 凡例 卷一 述原 引种 预防 禁忌 辨证 卷二 论治(上) 卷三 论治(下) 卷四 运气 选案 ...

http://qihuangzhishu.com/757/index.htm

《痧疹辑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叶霖 朝代:? 年份:? 序 序 凡例 卷一 述原 引种 预防 禁忌 辨证 卷二 论治(上) 卷三 论治(下) 卷四 运气 选案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zhenjiyao/index.html

论治法_《中风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则多热也。此皆言内热。又曰∶目盲不可以视,耳聋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 乎不可止。此即形状中风昏不知人之象也。卫气之隙,由于表气不固,则散药似不可用矣。然用温药为散,则不可。若用凉药为散,乃,为皮痹不仁。卫气痹闭,即麻木也。或用滋阴养血之剂...

http://qihuangzhishu.com/277/20.htm

四肢麻木的原因_四肢麻木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由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麻木多无明显诱因,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伴有其他症状,如脑动脉硬化引起的手脚麻木,可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减退、血压增高或偏低,血脂增高等改变,且这种手脚麻木是半侧的,病人年龄也偏大;颈椎病引起...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SiZhiMaMu337983.htm

中风_《校注医醇剩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手指麻木,而肌肉不仁,若是者名曰中络。营血不能固内,则风入于经脉,故身体重着,步履艰难,若是者名曰中经。由此而深入则为中腑。腑者胃腑也。胃为六腑之长,职司出纳。风入于胃,胃火炽盛,水谷之气,不生津液而化痰涎,痰随火升,阻塞灵窍,故昏不知人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22/9.htm

趾蹼间隙麻木的原因_趾蹼间隙麻木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一)发病原因 由多种因素造成趾底总神经卡压而致本病。 (二)发病机制 1.穿高跟鞋 为最常见的发病原因,穿高跟鞋可使前足负重增加,跖趾关节过度背伸,前足跖骨间深横韧带松弛,横弓塌陷,第2、3、4跖骨头下沉,正好对位于此处的趾底总神经过度...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ZhiPuJianXiMaMu341247.htm

三叉神经分布区麻木感的检查_三叉神经分布区麻木感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临床特点: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眩晕、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痴呆,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少见。主要临床体征为舌僵、说话速度减慢,语调语音变化,轻度的中枢性面瘫,偏侧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部分锥体束征阳性,而共济失调者少见。 ...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SanChaShenJingFenBuQuMaMuGan342050.htm

共找到10,1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