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的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通过对阴阳学说形成的考察,可见古代的阴阳范畴,是实体、形式、属性的统一,也是自然现象、行为义理、宇宙图式的统一。 阴阳学说源于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易传 ·系辞下》)的取象思维。当人类从混沌向文明迈进时,对人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5.html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阐释人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人体部位来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34.html

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问曰:温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对曰:名曰阴阳交,交者,死。人所以汗出者,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9-18.html

上经随传卷三 _《周易注》

...:利贞,亨(1)。畜牝牛,吉(2)。 (1)之为卦,以柔为正,故必贞而后乃亨,故曰“利贞亨”也。 (2)柔处于内而履正中,牝之善也。外强而内顺,牛之善也。之为体,以柔顺为主者也。故不可以畜刚猛之物,而“吉”於“畜牝牛”也。 《彖》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22.html

阴阳应象大论篇_《疡医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则按之以收敛。)其实者,散而泻之。(阳实则发散,阴实则宣泻。)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阴曰柔,阳曰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所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也。)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谓破其血。)气虚宜掣引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yidaquan/344-6-5.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宝典】

...有的人一看到阴阳,马上就联想到了算卦相面的阴阳先生,认为阴阳是唯心的,是封建迷信的产物,这种观点是非常不正确的。实际上,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先进的哲学思想,是最早出现的朴素唯物论。阴阳学说阐明了自然界各种事物最基本的规律,指导着古代人以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9.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宝典】

...有的人一看到阴阳,马上就联想到了算卦相面的阴阳先生,认为阴阳是唯心的,是封建迷信的产物,这种观点是非常不正确的。实际上,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先进的哲学思想,是最早出现的朴素唯物论。阴阳学说阐明了自然界各种事物最基本的规律,指导着古代人以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2.html

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死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合言之,则阴阳和者生,阴阳者死。故为万物之始终,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苛音呵,残虐也。)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圣人与道无违,故能行之;愚者信道不笃,故但佩服而已。夫既佩之,已...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0.htm

阴阳特点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原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民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阴阳学说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9.html

张岱黍情结

...担粪固其分。”“扛扶力不加,进咫还退寸。”(《担粪》)今昔生活对比,不啻霄壤,真如隔世。于是他“沉醉方醒,恶梦始觉”(《蝶庵题像》)再忆梦寻梦,撰成《二梦》,“持向佛前,一一忏悔。”(《自为墓志铭》)他也曾“作自挽诗,每欲引,因《石匮书》...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746.html

共找到69,9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