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疗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皮内是以特制的小型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临床需作较长时间留的病症,可采用本法。皮内具皮内是用不锈钢特制的小针。有颗粒型、揿钉型两种:颗粒型(麦粒型):一般长约1cm,柄形似麦粒...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3-0.html

什么是“感”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感是一种深部感觉,有的定位明确,有的定位不甚明确。其性质多为酸、胀、重、麻、触电感,其中最常见的是酸、胀两种。 临床上可单纯一种,也可见几种感觉混合出现。另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感如抽动感、蚁行感、热感、凉感等。 由于不同穴位之间上述各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80.html

面神经麻痹气功疗法治疗效初探_【中医宝典】

...侵袭面部经络(主要为阳明、少阳等经),以致经气流行失常,气血不和,经筋失于濡养,纵缓不收而发病。治疗此病必须针对其发病机制而辨证施治。二、特点:治疗的特点是运用外气施于注入病体,以疏通面部经气,臻于痊愈。三、方法:首先正确诊断病情和辨别虚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77.html

程莘农_留与得气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程凯 杨金生 王莹莹 王宏才 朱兵 程莘农院士名医工作室而今针灸者,于留、行针与得气之关系,多曰行针之目的乃为得气,而留,则是得气后将留于穴位之内,以加强治疗效果。程莘农详细分析《黄帝内经》原文,发现《黄帝内经》中留与得气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gshennong/1113-1-2.html

教子语言十_【中医宝典】

...1.恶言。不要说“傻瓜”、“没用的家伙”等。 2.轻蔑。不要说“你简直是废物”等。 3.过分责备。不要说“你又做错事,真是坏透了”等。 4.压制。不要说“闭嘴”,“你怎么这样不听话呢”等。 5.强迫。不要说“我说不行,就不行”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0309.html

略_《重楼玉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用者.先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濡.以急随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故为者.勿离乎心口.如衔索目.欲内视消息气血不得妄行.凡入一分.则知天地之气.入二分.则知呼吸出入.上下水火之气.入三分.则知四时五行.五脏顺逆之气.凡皮毛腠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louyuyao/866-5-6.html

时间是否每个病人相同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留是指针刺得气后将置留于人体穴位上,以便运,加强感,达到持续刺激作用。不论什么病证均用相同时间留是不当的,能否正确掌握留时间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怎样从病证中决定留时间 Ⅰ、寒证与热证:寒证宜用补法,久留;热证宜用泻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82.html

伤寒宜_《千金翼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宜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利则愈。伤寒喉痹,刺手少阴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是也,入三分补之。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宜刺。水第十四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下利,其脉浮大,此为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qianjinyifang/120-13-4.html

三棵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单验方》三棵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单验方》:三棵【处方】三棵(小檗)30克,野菊花15克,马齿苋30克,甘草9克。【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2~3次服。【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口腔炎34例,全部治愈,一般服1~...

http://zhongyaofangji.com/s/sankezhen.html

白茅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目录 《中药大辞典》白茅 《中华本草》白茅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白茅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Bái Máo Zhēn 【别名】茅苗(《本经》),茅笋、茅(《本草拾遗》),茅锥(刘禹锡《传信方》),...

http://zhongyaocai360.com/B/baimaozhen.html

共找到57,0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