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重病当辨奇经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1102.html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黄竹斋撰于1925年。编者选辑前人有关《金匮要略的注文,整理归纳为集注本,并逐条加以论述。故本书具有资料汇编性质。编者对前人一些论点不当的注文亦不加批判地予以录引,缺乏个人见解。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90.htm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黄竹斋撰于1925年。编者选辑前人有关《金匮要略的注文,整理归纳为集注本,并逐条加以论述。故本书具有资料汇编性质。编者对前人一些论点不当的注文亦不加批判地予以录引,缺乏个人见解。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6.htm

陈纪藩_【中医宝典】

...经典著作《金匮要略。这本书是东汉大医家张仲景所著,他在这部书中最早提出了辨证论治。书中对类风湿病有专门的论述。陈纪藩认真地揣摩这些经典理论,发觉中医治疗类风湿有显著优势。因此,陈教授对《金匮要略情有独钟。 《金匮这本书他强调一个脏腑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73.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络脉交结处。《素问·刺腰痛:“刺解脉,在郄中结如粟米,刺之血射以黑。”②筋的聚结和联络,合称为结。《素问·皮部论:“脉有经纪,筋有结”。③病理名。因脉络郁结,血行不畅,致瘀血停滞而产生各种病证。用泻血的方法疏通脉络,使血运正常...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20.htm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九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但对陈氏注解尚有缺误深以为憾,遂对陈书予以补缺正误,并加以发挥。作者试图用中西汇通的观点诠释补正,其中不免有附会的见解。现有多种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95.htm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九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但对陈氏注解尚有缺误深以为憾,遂对陈书予以补缺正误,并加以发挥。作者试图用中西汇通的观点诠释补正,其中不免有附会的见解。现有多种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1.htm

消渴_《虚损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述理论可知,消渴之机,核心为“燥害”,而散膏和三焦两脏受损,功能失司却是之本,任老在辨治本时,一方面针对其虚损之性,根据“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理论,而予血肉有情、滋润粘腻之品,如缫丝汤(《仁斋直指方)和滋膵饮(张锡纯《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8-6.html

金匮要略直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三卷。清·程林编注。刊于1673年。本书主要征引《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籍,并参考六朝、唐、宋有关著作,对《金匮要略加以诠解。所谓直解,即“以经证经,要在直截简明,义理详明,期于取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02.htm

金匮要略直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三卷。清·程林编注。刊于1673年。本书主要征引《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籍,并参考六朝、唐、宋有关著作,对《金匮要略加以诠解。所谓直解,即“以经证经,要在直截简明,义理详明,期于取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94.htm

共找到513,3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