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燥火所致消渴。见《症因脉治》卷三“燥火三消之症,即风消也。”详燥火三消条。②心脾受病,精血虚少,形体日益消削的病证。出《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多因思虑不遂,心神耗散引起。证见肢体...
...者,方用桂附八味丸、右归饮、秘元煎、固阴煎等。参见消渴、三消条。②儿科三消之一。见《丹溪心法》。即消浊。详该条。...
...消2两,丹砂(末)2两,当归2两,芍药2两,士瓜根2两,水蛭2两,大黄3两,桃仁1升。【功能主治】月经不通。【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纳朱砂、芒消,分为3服。【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芒消汤一方,药只8味,乃抵当汤、丸之三,土...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受压,拇、食、中指产生疼痛和感觉麻木。初期常表现为指端的感觉功能障碍,常常因入睡后数小时出现麻木或烧灼痛而致醒,活动后缓解。...
... 山药4.5千克 牙消(枯)45克 甘草(烂)人参(去芦)茯苓(去皮)各1.5千克 朱砂(研,飞)3千克 龙脑(研)300克 麝香(研)150克 金箔1200箔(为衣)【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45克作50丸,以金箔为衣。【功能主治...
...病名。出《灵枢·五变》、《素问·通评虚实论》等篇。①即消渴病。《儒门事亲》:“消瘅者,众消之总名。”②即热中。《杂病源流犀烛·三水源流》:“消瘅,肝心肾三经之阴虚而生内热病也,即经所谓热中,与三消异。”其证阴虚内热,肌肉消瘦,脉微细。治宜...
...1、先醒:怀王问于贾君曰:“人之谓知道者先生,何也?”贾君对曰:“ 2、先醒:此博号也。大者在人主,中者在卿大夫,下者在布衣之士。乃其正名,非为先生也,为先醒也。”彼世主不学道理,则嘿然惛于得失,不知治乱存亡之所由,忳忳然犹醉也。而贤主者...
...、二冬汤、人虎白虎汤、止消润燥汤等。亦可因命火上浮致病,治以八味肾气丸,引火归元。水火既济,气上熏蒸,则肺受湿润之气而渴疾愈。...
...明雄黄(水飞,一两) 郁金(一两) 巴豆(三十五粒共为末,醋和丸,如黄豆大。每服五、七丸,清茶下,吐出痰涎立醒。如未吐,再服。倘人事昏愦,心头温者,急研末灌之。...
...五分) 枇杷叶 天门冬 乌梅(各一钱) 甘草水煎食前服.茯兔丸 治三消等症.并治白浊.茯苓(四两) 菟丝子(八两) 北五味(五两) 石莲子(肉三两) 山药(五两)上为末.以山药为粉.作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六十丸.滚汤下.加味地黄丸 治下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