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家乡考据

...。 元代王守正所编《道德真经衍义手抄》记载“宰相魏徵,钜鹿人也。时上疏谏之”钜鹿即为今邢台巨鹿。明代记载 明代巨鹿县《魏相祠记》中记载此巨鹿为公桑梓,铜马之墟,印垄榛莽。 明代顺德府建造有《文贞公祠》,在祠堂记中也明确记载魏徵是巨鹿人...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27.html

服石与炼丹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不少人认为“五石散”只是一种房中药,这种观点带有很大片面性,综合古代文献记载,加以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服散目的大致有个方面,以主次为序,则是补虚、长寿、增强性功能。 皇甫谧《寒食散论》是考察服散可以依据最早文献,他说“近世尚书何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08.html

关于壮医药无系统文字记载问题_【中医宝典】

...历代古籍不乏关于壮医药记载 , 而且文献不应单纯理解为 文字记载 , 正如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野外工作方面所强调"有关人种特点记叙、说明、典型话语、民俗项目以及巫术仪式惯用语句 , 都应当作为描述土著居民精神状态文献内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70.html

逸周书·卷·小开解译文

...在文王三十五年正月十五丙子日,发生了月食,君臣祭拜。文王心有所思,说道各位士人,你们要启导后人思想。要这样说 啊呀,后世入啊!我听前人说,“大明是不固定,只有道德才真正叫明。”发生月食了,你们为什么每天不修养你们自身,为什么不...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3386.html

道教儒佛仙合一_宗教文学_【文学360】

...五是儒佛仙合一。天道教教理是在儒、佛、仙三教基础上形成。崔济愚说:天道原非儒、佛、仙,而是儒、佛、仙合一。他主张儒教五伦五常、佛教慈悲平等、道教五欲清净。 可见,天道教教理确是对儒、佛、仙思想扬长弃短,加以更定而成。他所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85.html

妺喜史书记载_古代美女_【文学360】

...喜于膝上,听用其言”。又据《帝王世纪》记载,妺喜喜欢听“裂缯之声”,夏桀就把缯帛撕裂,以博得她欢笑。 据说,妺喜是后世红颜祸水第一例证,此后陆续出现商朝妲已,周代褒姒……因此,当越王勾践差范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时候,伍子胥进言“臣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7560.html

三字经简介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字一句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英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86.html

解释_上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道家境之一。即天界。亦泛指仙境。 唐.白居易.夢仙詩「人有夢仙者,夢身升上。」 警世通言.卷四十.旌陽宮鐵樹鎮妖「蘭公煉丹已成,舉家服之,老者髮白反黑,少者辟穀無飢,遠近聞之,皆知其必飛昇上清也。」 泛稱婢女。唐朝...

http://hanwen360.com/c/15081.html

解释_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敬稱他人教誨。 晉.陶淵明.感士不遇賦「承前王之誨,曰天道之無親。」 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公今至此,正可晨昏侍奉令堂,吾亦得聽誨矣。」...

http://hanwen360.com/c/299729.html

八洞解释_八洞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道教認為神仙居住地方,有上八洞、下八洞之分。後泛指神仙或修道者住所。 唐.王勣.遊北山賦「假使遊八洞之金室,坐之玉宮,長懷企羨,豈出樊籠?」...

http://hanwen360.com/c/313180.html

共找到1,018,4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