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下腹隐痛,腰酸乏力,纳可,二便调,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涩。诊为崩漏之漏证,证属瘀阻胞宫兼气不摄血。治以化瘀通经,益气摄血,调理冲任。以桂枝茯苓丸合安冲汤合方化裁。处方:桂枝15克,茯苓15克,丹皮15克,赤药15克,桃仁15克,黄芪20...
...防风通圣丸 防风通圣丸来源于《宣明论方》,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通里的作用,传统用于治疗头痛、发热畏冷、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疮痈初起的便秘发热等症。现代临床上把防风通圣丸又进行一些引申应用[1,2]治疗神经痛、支气管哮喘、...
...目录 《医略六书》通闭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略六书》:通闭方【处方】大黄90克,槟榔45克,赤苓60克,炒枳壳45克,炒诃子90克,大腹绒45克。【功能主治】导滞通幽,清热行气。主大肠实热。(妊娠便秘)【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
...者可重用生白术、山药等,加速胃肠蠕动。后者皆有增水行舟之意。 结 论 脏病治腑理论指导下的通腑疗法,是经常运用于临床各系统疾病的治疗实践中,效果显著。中医治疗疾病非常重视腑气的通畅,有“大便通,则一通百通”的说法,因为通下法可以排毒,给邪以...
...治伤风寒暑湿,或泣或散,使气血滞凝,肉腐为脓,壅结成痈疽,随处发作。大黄(蒸,一两) 木鳖(去壳切) 防风 枳壳 桔梗 甘草(各一分)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入朴硝两钱重,煎熔,热服,得疏转一两次,即服万金汤;若阴证,...
...先生依前人之经验,同时继承祖传,察其病机,明其病理,撮其要旨,结合骨伤外治特点,取其医理之精华,善用敷贴、涂擦、熏洗、手法、针刺、火罐等外治之法。外治组上注重通字,即通气阻,通血凝,通瘀痰之结。通药多由温窜、行气、活血、消结之品构成,所谓:...
...下 滞者宣其上”的原则,是“腑病治脏”。“上病取下”主要是用泻火通腑或通利小便之药引火下行,“釜底抽薪”, 以治上部诸疾。 尤其是实火所致的头痛目赤’口舌肿痛’鼻衄咯血,以及痰火喘促等症, 例如肺部炎性疾患’胸部喘满’大便秘结’肺气不降的...
...目录 《金鉴》黄连防风通圣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鉴》:黄连防风通圣散【处方】防风通圣散加黄连。【功能主治】鼻渊,久病热郁深者。【摘录】《金鉴》卷三十九...
...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所以和胃气而健脾。刘守真长于治火,此方之旨详且悉哉!亦治失下发斑,三焦火实。全方除硝、黄名双解散,解表有防风、麻黄、薄荷、荆芥、川芎,解里有石膏、滑石、黄芩、栀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