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伤风,有汗恶风,不恶寒,头项强,腰脊痛。以其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故太阳诸证如是。治之宜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伤风,脉阳浮阴弱,荣弱卫强,头痛鼻鸣,干呕发热,自汗恶风;或烦热汗出则解,有如疟状,脉浮...
...乎温散之法也,故以表寒证统之。桂枝汤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炙) 生姜(三钱) 大枣(四枚) 水煎温服,须臾啜稀粥,温覆取微似汗,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按风伤卫,而治在营,故用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生姜调...
...得病寒者宜用热药发其汗,初得病热者宜用凉药发其汗。如大青龙汤证,若投以麻黄汤则以热济热,恒不能出汗,即或出汗其病不惟不解,转益增烦躁,惟于麻、桂汤中去芍药,重加石膏多于麻、桂数倍,其凉润轻散之性,与胸中之烦躁化合自能作汗,矧有麻黄之善透表者...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躁烦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方【13】)。...
...作者:许叔微述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辩桂枝汤用芍药证(一) 桂枝加附子汤证(二) 桂枝加浓朴杏子汤证(三) 麻黄汤证(四) 大青龙汤证(五) 阳明可下证(六) 阳明蜜兑证(七) 肾虚阳脱证(八) 脐中出血证(九) 阴...
...作者:许叔微述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辩桂枝汤用芍药证(一) 桂枝加附子汤证(二) 桂枝加浓朴杏子汤证(三) 麻黄汤证(四) 大青龙汤证(五) 阳明可下证(六) 阳明蜜兑证(七) 肾虚阳脱证(八) 脐中出血证(九) 阴...
...治诸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 麻黄(各二两) 附子(二枚炮) 防风 知母(各四两) 白桂枝芍药知母汤,甘术麻黄姜附防。(此桂枝汤合术附汤,去大枣,加麻黄、防风、知母。)湿热外伤肢节痛...
...□ 罗昆 天津中医药大学 吴深涛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熟读经典,崇尚经方,常言处方下药当方证对应——“有是证,用是方”,笔者跟师临证,感悟颇多。 五苓散治疗手汗证 李某某,男,31岁,职员,2009年2...
...降。故葛根为阳明经病主药。葛根汤葛根 麻黄 桂枝 芍药 炙草 生姜 大枣若荣卫病恶寒无汗,又见阳明经病之几几,桂枝汤加葛根以升散阳明经气,加麻黄以解卫气之恶寒无汗也。若此证又见下利,此亦阳明经气下陷之热利,仍用此方以升散阳明下陷之经气,而调...
... /L,红细胞170万,mm3。余用滋阴补肾法以治,诸症减轻。因血红蛋白未达正常,继续服药调理。近三日,过午腹痛,时轻时甚,用手按压,痛可得缓,夜寐后疼痛渐止。上午则一无所苦,饮食、二便亦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观其脉症,知崩漏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